第八零三章 皿字号(中)(第3/3页)

此刻,船舱里已经坐了二十几人,都衣着考究、气度不凡,显然不是些一般人……如果有人全部认识他们,定会惊呼,这一定是天下最值钱的一船人——左边一张圆桌的上首,是扬州商业协会会长王瑶,这老先生是三遍总督王崇古的父亲,日升隆大当家王崇义的伯父。而其本身,是扬州城数一数二的大盐商,平日里修桥铺路、捐资助学。几十年来,受其资助的学子,考取举人者达数百余,中进士的也有六七十。这笔投资不仅为其带来了受用无穷的官场助力,更是给他积攒了崇高的声誉,也是扬州商人里说一不二的大家了。

王瑶的边上,坐着个稍显富态、须发皆白的老者,乃是徽州商业协会的会长阮弼,这些年徽商垄断造纸、印染等行业,并大举进军建筑业,都离不开这老先生的高瞻远瞩。他在徽州商人中,可谓一言九鼎,德高望重。现在年事渐高,近年来很少露面了。

这席上其余几位也毫不逊色,有龙游的祁元华、宁波的沈明义、洞庭的薛志经等七八位,皆是当地商帮的领袖人物……而这些地区因为商业气氛浓厚,子弟皆以此为业,无以为耻,是以其商帮领袖,大都由当地最有名望者担任。而东南的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商帮的作用巨大,说他们在当地一言九鼎绝不夸张。

但比起中间一桌来,却又小巫见大巫了。围着圆桌就坐的数人,不必一一介绍,单点其姓氏即可,依次是‘吴、严、王、郑,陆、周、谢、冯、赵’,正是东南九大家的人,这九家世宦百年,宰相尚书层出不穷,其门生故吏满天下,论政治力量的雄厚深湛,是如日中天的晋商也比不了的。

其经济实力同样强悍,大明朝最挣钱的三样生意,丝绸、茶叶和瓷器,他们都控制了一半以上的份额,无论是上游材料供应商,还是下游的购买者,都需要仰其鼻息。

故而这九大家给人的印象,向来是高高在上,即使多重大的场合,也顶多有一两家的头面人物出席,像这样九家家主齐聚,恐怕连皇帝南巡的面子,也邀请不动吧。

右边一桌上的客人比较低调,因为他们是来自福建和广东的,家乡距离南京太远,家主们无法及时赶到,只能让在南京城斡旋的晚辈参加……规格上差了一级,自然要十分低调了。

但谁也不敢小看他们,随着大明解除海禁,闽广海商迅速崛起,不到十年功夫,便成为海上贸易的主力军。而且他们的冶铁业、造船业,也在全国首屈一指……在东南商人眼里,早就形成共识——谁能称霸海上商路,谁就是下一个最强的商帮。显然闽广海商就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

区区一艘画舫之内,聚齐了大明东南的新旧势力。能把这些人凑在一起,本身就是个奇迹,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作为客人的他们,都已经到了半个时辰,那个请客的家伙竟还未出现。这些大人物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不满,甚至连急躁都没有,只是一边轻言细语地交谈着,一边留了三分注意在船外,唯恐怠慢了那慢吞吞的家伙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