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三章 唯一的大佬(下)(第2/4页)

这位老兄也算沈默的‘老交情’了,当年他经略东南时,徐阶曾派其为赣南巡按,有监军之意。当时战果辉煌、身负‘骂神’之名的欧阳一敬,也曾上疏弹劾沈默,意图挑战他的权威,只是没有搞清楚形势……赣南可是战区,沈默正在统兵剿匪,玩得不是和平时期的套路,而是叫‘一力降十会’,所以没扑腾起个浪花,就被沈默给收拾服帖了,老老实实当了一年的巡按,然后悄没声、灰溜溜地回了京城。

本来徐阶许他回来后升右佥都御史的,可差事没办好,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跟首辅要官,只好再回去当他的监察御史……但心里可憋着股劲儿呢,一定要东山再起,证明自己!

虽然在沈默手下没讨着好,可他辉煌的履历不是造假,其深厚的骂功更是登峰造极。他以无比犀利尖刻的语言,大骂‘辅臣高拱,奸险横恶,威制朝绅,专柄擅国,与奸相蔡京无异,将来一定会变成国之大蠹!’还煽动言官道:‘高拱对付胡应嘉,证明他钳制言路的野心,如果任其逍遥下去,那将来所有正直敢言之士,都要步胡应嘉的后尘了!’为了表现出自己弹劾高拱的决心,他还说,‘胡应嘉弹劾的事情,是事先与臣商量而成的,你们要处罚他的话,不如处罚我好了!’

而且欧阳一敬比其余三位大牛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更擅长领军作战,每次弹劾必定应者云集,舆论也是一边倒的支持,故而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更为令人恐怖——果然,他这番慷慨激昂的弹劾,仅仅是一个开端。当天便有数名科道言官纷纷上疏,皆是以请求彻底赦免胡应嘉为由,极力要求严惩某个打击言路的祸国大蠹!

这回高拱坐不住了,老子本想息事宁人,却被你们骂成是蔡京,我要是再不说话,还有什么屎盆子回扣上来?!于是在按例的自辩疏中,来了一次自白,诉尽满腹委屈道:‘先帝在时,胡应嘉便捕风捉影弹劾过微臣,和我的矛盾举朝皆知。为了避嫌,臣遇到他的事情,都是避之不及的,哪还敢主动加以构陷?现在徐阁老仁慈,已经将其从轻处罚了,但欧阳一敬跟他朋比党援,不依不饶的攀扯到微臣身上,说我像蔡京一样奸横,他可曾提出了什么微臣堪比蔡京的证据?大臣尊严是朝廷的体面所在,臣一人受辱是小,但他捕风捉影、构陷大臣,传到外面的话,不明就里的人会真以为朝廷被蔡京那样的奸臣把持了呢。为了避免朝廷的声誉受损,请陛下允许微臣辞职,也给自己留以清白……’

疏上,隆庆皇帝当时就坐不住了,老师竟被委屈成这样子!他再也没有心绪和美丽的宫娥们玩乐了,命人给自己换上常服,乘舆来到了会极门内的文渊阁。

除了刚登极来过一次,这还是皇上半年多以来,首次驾临内阁,徐阶连忙率众阁臣出迎。

隆庆叫‘平身’后,便看向自己的老师,只见高拱的精神尚好,但短短数日,头发已经花白了一片,人也明显消瘦下去,颧骨显得更高,皱纹也更深刻,好像老了几岁。

皇帝当时就红了眼圈,拉着高拱的手哽咽道:“老师的品行朕最清楚,不要管他们说什么,朕永远信任你……”

向来刚硬如铁的高拱,竟也胸口一热、鼻头一酸,忙别过头去,不想让人看到自己流泪。

徐阶请隆庆进正厅设坐,率众人重新参拜,隆庆没有心绪啰唣,对徐阶道:“国老,这些日子来,朝中不太平啊。”

皇帝问起来,徐阶当然不能打马虎眼了,点头道:“是有些许议论。”

“何止是议论呢?”隆庆皱眉道:“朕看是沸反盈天了吧?有些人实在是太不像话了,竟然敢无事生非,攻击朝廷重臣,这样的行为,该好好杀一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