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六五章 大限(上)(第3/4页)

“有杨惟约足矣。”高拱准备开火了。

谁知却见徐阁老幽幽一叹,一脸惋惜道:“可惜,他这次不能入阁。”

“什么?”高拱以为自己听错了。

“廷推的结果,被皇上否决了。”徐阶缓缓道:“杨博下,李春芳上。”说着从袖中拿出呈给皇帝的奏本。

高拱接过来展开一看,果然见所列的四个名字中,只有杨博二字上没有红圈,反倒是李春芳的名字被圈中了。

“怎么可能?”高拱还是难以置信。

徐阶一脸苦恼道:“老夫也不知道,正不知该怎么告诉杨惟约呢。”说着看看高拱道:“肃卿受累去一趟,帮老夫一次吧。”

从首辅值房中出来,高拱仍有些晕头转向,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他隐约觉得,一切都在徐阶的算计中。那岂不连皇帝都玩弄于股掌了?高拱不敢往下想。径直去杨博府上,办他的苦差事去了。

※※※

到底发生了什么,这还得从数日前说起……

那时众人的注意力,还都集中在即将举行的三公槐辩论上。徐阶却把张居正找到家里,与他商榷关涉入阁拜相的大事。

张居正在老师面前,依然镇静深沉,道:“高新郑那里,学生已经去过,他不愿此时入阁,不知师相有何划策?”

徐阶毫不意外,道:“高拱那里,老夫亲自去说。”顿一顿道:“倒是杨博那里,我有些担心……听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花了大价钱……山西人的手段,你是知道的。”

虽然徐阶说得含糊,但张居正心里明白,山西人深谙拉拢结交之道,对于那些关乎廷推的大臣,平日里就做足了功课,最近又下了大本钱,加之杨博的威望摆在那,不是徐阶能左右得了。

所以徐阁老有些担忧,怕阻止不了杨博。

“师相,学生有一计。”张居正突然道:“但有些非英雄所为,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徐阶心说,你老师我什么时候当过英雄?

“师相,廷推时,把学生的名字也加进去吧。”张居正道。

“你的?”徐阶道:“你是户部侍郎,当然有权推举了,莫非太岳糊涂了?”

“不是,学生的意思。”张居正沉声道:“把我列为候选人……”

“哦……”徐阶沉吟片刻,温声对张居正道:“以老夫私愿,自然是属意于太岳。然则以你的资望,目下的地位,尚未水到渠成,切不可操之过急。”似乎担心他会误会,徐阶又温言道:“太岳放心,这一天不会远的。”

“师相误会了。”张居正哑然失笑道:“学生岂是那种自不量力之人?我要候选,不是为了选中。”

“那是为什么?”徐阶饶有兴趣地问道。

“师相有所不知。”张居正便讲出一事道:“学生前些阵子,遇到点麻烦。”

“什么麻烦?”徐阶慈爱的责怪道:“连我都瞒着?”

“不是什么大事。”张居正轻声道:“况且也解决了,所以就没说。”

“说说吧。”徐阶恢复沉静道:“到底何事如此神秘?”

“十几年前开马市时,都是由户部直接派员和蒙古人贸易,后来,马市关闭,许多物资便堆积在宣府的仓库里,因为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时间一久,竟没人记得了。前年杨博出任宣大总督,清点物资时,才发现这些东西。”张居正轻言慢语道:“便写信给户部,要求征用这批物资,部堂大人便把这件事交给了我。”

“他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徐阶皱眉道,那些粗陋的东西,国人是看不上的,只有蒙古人需要,但放了十几年的布和茶砖,谁还会稀罕?

“我也写信问他缘由。”张居正道:“他只说是军事用途,没有说具体干什么,但我联系到边关的局势,也能猜测个大概,便乐得糊涂,同意了他的请求。”说着轻叹一声道:“结果去岁年末,户科例行查账,也不知咋就那么寸,竟把这笔老账翻出来了,一路追查下去,结果发现是我给拨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