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二章 抢戏(第2/4页)

福建举子这才矜持道:“我也不知猜得对不对。”然后才慢悠悠道:“我觉着,佳人佯醉索人扶,是‘假倒’贾岛;露出胸前霜雪肤,是‘里白’李白。”

“那后两句哩?”众人道:“一气说完吧,要把我们憋死喽。”

“走入帐中寻不见,应该是罗隐、任他风水满江湖,应该是翻浪、潘阆,不知在下说的对不对?”福建举子笑道。“对!太对了!”众人闻言茅塞顿开,都叫起好来,还有好事者给他端上碗酒,敬请高手饮下。

只剩下浙江和福建两位举子,出题权在福建举子手中,他望向稍显紧张的浙江举子道:“老弟的谜语,怕不是自己想出来的吧?”

“是的。”那浙江举子诚实地点头道:“在某本古书上看到的,说是唐朝的谜语,至今没人对上。”这个年代,除了四书五经、朱子语类这种教科书外,其余的书籍流传范围很窄,大都以私人藏书的形式,彼此隔绝着。所以他出这种从书上看到的对子,也不怕被人笑话。

“那好,我也出个从书上看来的,你要是能照着对一个,就算你赢了。”福建举子道:“要是对不上来,这场赌局,可就算我们福建人赢了。”

“你出上联吧。”浙江举子点点头道,心说对对子总比猜谜语强多了。

“我说的却不是什么绝对,而是一首联边诗,你听好了。”那福建举子便清清嗓子道:“逍遥近道边,憩息慰惫懑。晴晖时晦明,谑语谐谠论。草莱荒蒙茏,室屋壅尘坌。僮仆侍倡侧,泾渭清浊混!”

众人一听就哗然了,这也太难了吧,联边诗便是说每句诗的偏旁相同,而且还得考虑到内容与语句的通顺,难度本身就很大了,更不要说这种,八句诗用了八个不同的偏旁,根本就是没法对的。

浙江举子稍微想想便放弃了,这对他来说难度实在太大了,有些不服气地道:“你会吗?”

“现在不是我会不会的问题。”那福建举子呵呵笑道:“而是你会不会。”说着板起脸来道:“如果你认输,我便告诉你答案。”

“这么说,你会了?”浙江举子道。

“你得先认输我才回答。”福建举子双臂抱在胸前,有些得意地笑道。

“认输、认输、认输!”那些福建士子便一齐起哄道:“浙不如闽!浙不如闽!”

在这片肆意的嬉笑声中,那浙江举子面色涨得通红,嗫喏着嘴唇道:“我怎能代表全浙。浙江比我厉害得多了去了,即使我认输,也不能代表浙江不如福建。”这属于强词夺理了,但他万万不敢松这个口,不然会被父老乡亲的唾沫星子淹了的。

“那谁能代表?”那福建举子傲气道:“这屋里谁能答上来,尽管开口帮他这个忙?”他那些同乡便起哄道:“怕谁也帮不了吧?”一时间,满屋子闽南强调,真是得意极了。

就在这时,厅角突然响起一个浙江口音道:“这有何难……”马上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去,大伙儿只见一个戴着狗皮帽子的白胖子,正一脸挑衅的望着那福建举子道:“我随随便便对一个。你看如何?”说着便清清嗓子,拿腔拿调道:“循徊徒彷徨,蒲苇芦草荒;愈念怨悲愁,江浊滚沧浪;遥迢远道返,客宵寒窗宿。铁锁镇铜钟,伶仃佛侧倦!”

他这边念完了,那边也有人记录下来,大家一看,果然是完全符合要求的联边诗,而且通顺有意义——是说诗人心情低沉,漫无目的的出来散心,结果来到深秋的江边,看到满眼枯黄的芦苇,江水浑浊的滚滚而去,使他的心情更加低沉,只好往回走。但在半路上天就黑了,只好在一家庙里投宿,夜里清冷,心中凄苦,只能伴佛而眠。

众人皆道好诗,一下子,不分南北东西中,除了福建士子外,都一个劲儿的叫好……大伙儿也是存心,早看不惯那福建举子的嚣张,想找人压倒他。所以这白胖子一出生,风头便盖过了那福建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