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一章 琼林楼上(第4/6页)

“那我就下去。”山东汉子永远是那么豪爽。

小二也早就在边上看热闹,闻言颠颠地跑出去,不一会儿领了个弹棉花的老头回来……

题目出来了,是弹棉花。为了让这些五谷不分的举子们,能有个形象的理解,还请那老者现场弹起了棉花。老者虽然觉着这些人纯属吃饱了撑的,但看在钱的分上,还是痛痛快快的支起弓,用个木榔头敲击弓上的弦,来粘取棉花。随着‘当当当当……’地一声声弦响、棉絮便一片片花飞,在举子们看来,就像杂耍一样好看。

“有了!”那山东举子便道:“我的是,姜太公渭水垂钓!”众人看那老者的大弓,上面悬着弦,竖在他的怀里,可不就像在钓鱼吗?便纷纷叫好。

浙江举子这次接受教训,便第二个道:“汉苏武北海牧羊!”那弓那弦可不就像是放养的鞭子嘛,而且白乎乎的一片棉花,也像是一群羊,众人又是一阵叫好。

“俞伯牙鼓琴扬涛!”那福建举子笑道,立刻引起一阵笑声,显然大家觉着这个更贴切。

“韩文公雪拥蓝关。”江西举子道;南直隶举子道:“孟浩然跨驴寻梅!”这两个都是从动作和色彩上着眼,也十分难得。但都不如四川举子的“成吉思汗弯弓射雕”,更能让大家笑个不停。

最后北直隶的举子,看看地上已经满是棉絮,也憋出一句:“七仙女散花满地。”虽然很勉强,但谁也没法说人家错,那山东举子只好怏怏下去,心说早知这样,就出个难点的题目了。

※※※

下一个出题的是北直隶举子,他接受山东举子的教训,便挖空心思想出个难点的,直到便道:“咱们行个令吧。”

“好!”六人笑道:“行个什么令?”

“落地无声令。”直隶举子道。

“怎么个讲究?”众人问道。

“上句要求是落地无声之物,中间要贯穿两个相关的人名……末了要一句诗。”北直隶举子心说,这可够难了吧,反正我费了吃奶劲,才凑起令来。便打头道:“各位请听……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爱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众人听他说得虽然牵强,但胜在无比滑稽,便都起哄叫好,后面行令的也没办法抗议,只好硬着头皮上。

这难度可就上来了,剩下的六人纷纷冥思,最后是那四川举子先出声道:“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爱种竹?鲍叔曰:只须两三竿,清风自然足。”自然赢得,更猛烈的叫好声。

“有了!”浙江的举子接着道:“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爱种梅?颜回曰:前村风雪里,昨夜一枝开。”‘好!’又是一阵叫好。

“我也有了!”那福建举子道:“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维摩曰:对客头如鳖,逢斋项似鹅!”这无疑是最好的一令,浑然一体,一点都不牵强,比那些为行令而行令的,却要高出一筹,看来果然是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啊!

更重要的是,他一下将这道令的调理理清了,后面人只要照方抓药即可。只听南直隶的开心道:“泪水落地无声,抬头见相如。相如问文君:难猜女人心。文君道:‘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听了南直隶的,湖广举子嘿嘿笑道:“残红落地无声,抬头见金莲,阿庆问金莲,残红为何见?金莲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自然引得一阵浪笑,都道妙妙妙。

众人便将目光都投向江西举子,他满头大汗的憋呀憋,终究还是憋出一令道:“银针落地无声,抬头见阿姆,阿姆问岳飞:‘此去何时归?’岳飞道:‘马蹀阏氏血,旗枭克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