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六章 大典(第2/4页)

这时嘉靖道:“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就有四个太监出来,接过装着百官贺表的箱子进殿,音乐渐渐停止,同时百官起身。

然后由执事官李春芳跪在皇帝面前向请示旨意,皇帝的新年致辞自然早就拟好,由黄锦交给传制官,然后由传制官出大殿东门,来到丹陛前,代表皇帝向臣民宣读新年致辞,无非是‘去年干得不错,感谢老天保佑;今年继续努力,希望老天保佑’之类。冗长华丽、令人生厌。

百官自然跪听,一些年迈的官员公卿,此事已经体力不支,双膝酸麻,真想一跪不起。不知道怎么撑到赞礼官高喊:“山呼!”的,便条件反射似的把双手举到头顶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此时,在场所有人等都必须齐声呼应,地动山摇、余音绕梁,经久不停。

然后百官起,继续进行那冗长而繁复的仪式。群臣寅时便爬起来,到现在两个时辰,浑身早抖凉透了……沈默看见徐阁老冻的鼻涕都出来了。

※※※

皇极殿前的广场上,众大人正精疲力竭、苦苦支撑时,突然响起一声‘哇哇……’的啼哭,许多身居喜感的大人,当场就喷了,心说:‘这时谁啊?被折腾的返老还童了?’便纷纷循声望去,一看,原来还真是个婴孩。

只见一个王妃打扮的女子,在两个太监的陪伴下,抱着个襁褓婴孩跪在丹陛之下,众大人不禁大吃一惊,像这种元旦大典。是不准女子和孩童参加的,大内侍卫怎会将她们放进来?

但也有懂行情的,一看那女子的打扮,和怀中襁褓的颜色,便意识到定然是景王妃和他的世子爷,顿时醒悟过来,看来有好戏上演了。

便听大殿中传来太监那拉长的声音道:“宣景王妃携景王子进殿!”

太监接过襁褓,景王妃款款起身,然后再小心地抱回孩子……虽然这孩子不是她亲生的,却关系着她将来能否母仪天下,所以她完全视如己出,表现出了一个母亲应有的慈爱。

迈步进入金殿中,景王妃又抱着孩子跪在御阶之前,口称父皇万岁,便听一个清冷的声音道:“载圳,把孩子抱来给朕看看。”景王赶紧过去接过孩子,捧在手里,让他面朝着嘉靖。

嘉靖一看那孩子,眉眼间竟能见到自己的样子,不由露出难得的慈祥,伸手道:“给朕瞧瞧。”

景王赶紧将他的虎头凑过去,嘉靖伸出手来,抓鱼似的将那娃娃抱住,孩子还没到认生的年纪,却被他抓得生疼,便哇哇大哭起来,让嘉靖帝好不尴尬,赶紧将孩子送回景王的手中,讪讪道:“这孩子……哭得挺有劲儿啊。”

景王道:“有劲好,有劲才能长成个男子汉。”

嘉靖被他逗笑了,点点头道:“不错,你是有功的,说吧,想要什么赏赐?”

景王连声道:“儿臣不要赏赐,儿臣请父皇为虎头赐名。”来前袁炜已经嘱咐他了,别的啥都不要,只要在元旦大典上赐名,就赚大发了。

“好吧……”嘉靖颔首道:“我太祖皇帝已经为子孙后代赐下辈分字,‘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你是载字辈,这孩子名字的第二个字,自然是‘翊’了;至于第三个字,火土金水木,你是土字旁,土生金,孩子应该是金字旁。”这相当符合朱元璋先生,一切为子孙着想,想把子孙的活都干完的老黄牛精神,就连起个名字,他老朱家的子孙,都只能自由发挥半个字……

原来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因为他自己就有二十六个儿子,便意识按照传统的一辈一字排行法,子孙中肯定有重名的,就给二十六个儿子每人定了一个辈分表,每个表二十个字,从他的孙子开始,依次用作名字的第二个字;至于第三个字也有规定,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