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三章 大耳贼(第4/4页)

沈默的哭肉计奏效了,嘉靖果然不再怀疑徐阶,缓缓问道:“徐卿家,你看过那状纸了吗?”

“微臣看过。”徐阶微微点头道。

“看了感官如何?”嘉靖问道。

“兹事体大,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有无。”徐阶沉声道:“其实此事微臣早有耳闻,也已经调阅相关文档在查此事,现在沈祭酒提出来,微臣正准备连夜写奏章,将初步结果禀明皇上呢。”意思是,这就是我为什么明天才报告。

嘉靖看一眼沈默道:“多学着点,什么叫老成持重……你那个沈老师教不了你。”

沈默知道皇帝入彀,心中一喜,但面上还是唯唯诺诺,抽泣不止。

“你查的怎么样?”嘉靖又问徐阶道。

“很不乐观……”徐阶轻叹一声道:“这些年,朝廷的战略向东南倾斜,难免放松了对九边的要求和支持。起先有杨博镇着,尚且可以维持局面。但两年前杨博丁忧,杨顺上任,局面开始恶化,边将愈发堕落,鞑虏愈发嚣张,边疆惨遭践踏,百姓复陷苦海……仅去年一年,倭寇入寇的次数,便是前面五年的总和,到了今年,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演愈烈,九边从东到西,处处都见蒙古人劫掠的铁蹄,其侵略之势竟呈燎原之势!微臣浏览一遍东南的奏章,只见到一道道告急文书如雪片一般,但奇怪的是,具体战报竟如凤毛麟角,难以寻觅,仅有偶尔几张报捷的文书,却远不及告急的十中之一。”

“这是为何?”嘉靖不解道。

“兵部的解释是,没有发生交战。”徐阶道:“前线过度紧张所致。”

“胡说八道。”嘉靖不信道:“难道鞑虏在跟我们藏猫玩吗?”

“皇上圣明!”徐阶奉承一句道:“微臣也不信,便用了别的法子,间接调查此事!”

“什么法子?”嘉靖好奇问道。

“微臣秘密查阅了近两年,九边文官的任职更迭情况。”徐阶道:“又查阅了兵部的官兵世袭备案,通过这两方面的数字,便能得出边军乃至文官武将的阵亡情况,再对应那些个告急文书,又能得出每次鞑虏来袭,我方的真实损失了。”

“阁老有心了。”嘉靖赞许地点点头,轻声问道:“结果如何。”

“触目惊心!”徐阶吐出四个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