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零章 死亡日记(第3/4页)

翻到十月二十日的日记,只见上写道:“臣蒙皇上问:‘臣服丹经二日,但觉何如?’臣对曰:‘臣依法服药二日,腹中略有胀气,夜间数度光顾五谷轮回之所,其它未觉如何。臣闻凡药不必速效,久久滋益,其功更大,容臣继续服用,以观后效。’”

二十二日曰:‘臣已连服丹十粒,服后随觉脐腹间如有物转运温满,与前次相同。但上至胸膈,似食饱。臣看得此粒,乃朱砂所制,有银星似汞,味少甜,似和以枣酿,想是合铅汞而成丹也。今服未觉,不知往后何如?’

二十八日道:‘臣数日来,觉脐至顶,常有热气不散,遍身燥痒异常,不可一忍,每日入夜时分,其痒才息……’

期间还有一日,陆炳写道:‘凡药不可过量,获效即止。若过多,则虽相宜者,亦转而为害,此草木之药皆然。至于铅汞,乃金石之类,性已多热。臣向具奏,未宜轻服,正惧有此。臣数日来,觉脐至顶,常有热气不散,则知药力之重,陛下当慎之又慎。’可见到了此时候,陆炳也打起了退堂鼓。

然而到了十一月初二,陆炳欣喜的记录道:‘今日烦躁稍减、瘙痒停止,似已过关矣,捱臣下服完整盒,陛下即可放心饮服。’之后数日安然无恙,直到十一月初五,忽然有这样的记载:‘今日服药之后,呼吸急促起来、浑身乏力、头痛欲裂;舌尖口中发麻,口鼻开始流血……’

记载到这戛然而止,但沈默完全可以想象,陆炳在痛苦中骤然死去的惨状,因为他死亡的日期,正是初五日。

※※※

看完日记,沈默将其递还给朱九,却被他拒绝道:“请大人保存此书。”

“为何?”沈默轻声问道。

“您也知道了大都督死因。”朱九道:“所以陛下才会让东厂的人来查,怕的就是真相大白于天下,成为千古笑柄。”

沈默闻言轻轻点头,皇上让最亲近的臣子试药,结果把大臣药死了,无论其中有何等原有,都是一桩不折不扣的丑闻,必将为人津津乐道,这是死要面子的嘉靖皇帝,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希望大人能将其保存下去,适当时候还锦衣卫一个清白!”朱九慨然道:“不然世人还以为我们如何无能,竟连自己的大都督都保护不了,让他轻易被人害死了呢。”看来他已经预料到,最终的处理结果,一定会撇清宫里的关系,那样一来,无论嫁祸给谁,锦衣卫都逃不开责任了。

因为只有御赐的东西,锦衣卫不能检查,也没有责任,其余通过任何途径,送给陆炳的东西,出了问题都得承担责任……

沈默点点头,面色愈发凝重起来,朱九以为他被事情的真相震撼了,殊不知其实他在担心的,却是另一件事,另一个人,但不能轻易开口问询,否则会惹来麻烦的。

下了朱九的马车,回到家里后,沈默对三尺道:“你去琉璃厂,给我买一套上好的祭具来,我要在家里供奉师兄的牌位。”说着压低声音道:“重点是,路上注意看看,青羊观里的牛鼻子,现在安好否。”

三尺应下,刚要出去,又被沈默叫住嘱咐道:“不要下车、不要减速、就在马车上远望即可。”

三尺不由心惊胆战道:“大人,难道局势败坏若斯了吗?”

“没那么严重。”沈默勉强笑笑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嘛。”

三尺便去了,沈默坐回书房中,命人‘请李先生来’,李时珍因为要给裕王治病,一直被拖在京城不得离去,所以沈默回乡,依然让他住在府上,并专门留下侍卫保护。

李时珍一直忙于他的本草纲目,根本不知道外面翻天覆地的变化,见了沈默还奇怪道:“你怎么回来了?”

“陆炳死了。”沈默靠坐在椅子上,连多说一个字的力气都没有,将那日记递给李时珍道:“麻烦你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