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 老而不死(第2/4页)

‘正德四年……’李芳心中一算,那时的严嵩还不满三十岁呢,作这首诗时,定然不会想到,自己会变成这番模样吧?‘若是那时的严嵩生在现在,不知会不会再次弃官回家呢。’

正在摇头感叹,便听到有沉重的呼吸声,在门外响起。李芳便故意大声道:‘好诗好字好文士啊!’

严嵩正好进门,闻言老脸笑开了花道:“年轻时候的无病呻吟、胡乱涂鸦,现在挂着不过是聊以回味罢了,倒让李公公见笑了。”看来他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德行,与当时已经差之千里了。

李芳摇摇头,一脸感慨道:“早听闻阁老是诗词书法的大家,可咱家除了您老写的青词,今儿还是第一次见呢。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啊!原来在几十年前,阁老便已经在文坛独领风骚了。”

严嵩闻言笑得更灿烂道:“公公别再夸了,再夸的话,老朽都要飞到梁上去了。”面上虽笑,可他紧张的心情,没有丝毫舒缓。因为他很清楚,嘉靖身边的大总管清晨造访,绝不是来欣赏他的书法的,所以他一直在细心观察着李芳的面庞,希望通过细微的变化,寻找到一点儿吉凶的底数。

李芳常在嘉靖身边伺候。察言观色的功夫,自认天下第二的话,就没有人敢认第一。所以对严阁老此刻的心情,他是了若指掌的,但无论如何,看到权倾天下的严阁老人满心疑窦,紧张兮兮的样子,都是件很快意的事儿。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他故作不懂,只是一个劲儿地在那谈诗论字。

严嵩起先还尽心应付着,到最后终于绷不住了,苦笑着拱手问道:“公公若是喜欢,这幅字便送给您了,只求您老别再卖关子,咱们有事儿说事儿,行不?”

李芳这下没法再蘑菇下去,闻言微微一笑,道:“不瞒阁老说,是皇上有手诏到了,请大人过目。”说着轻叹口气道:“只是措辞有些严厉,咱家怕您老不开心,所以迟迟没拿出来。”

此言一出,严嵩的心跳登时乱了,强笑道:“瞧您说的,老朽侍奉皇上几十年,被骂得狗血喷头都有好几次,这点承受力还是有的。”

“那就好,那就好。”李芳这才将嘉靖的手诏从怀里掏出,递给严嵩。严嵩恭敬地接过,戴上老花镜,眯着眼睛端详起来,只见字字大如斗……那是因为嘉靖帝知道他老眼昏花,才特意写大的……但那一笔一划,银钩铁划,全然没有平时的仙气,反而透着不可遏制的怒气。

只见那手诏写道:‘朕用卿家,所图者唯清静尔。然卿家父子狗胆包天,敢视朝廷大事如儿戏,安敢将朕的抡才大典,变成你家市恩敛财的堂会焉?此事可忍?孰不可忍?朕闻之愤慨,忧思难解,竟引发旧疾,神情不爽,气积成痼!朕欲静思,奈何阴气邪风不止!何以刹邪风,何以止阴气?卿家能替朕解忧乎?想不明白就不要来见朕了!’

这一通叱责,直把严阁老看得一头雾水,尤其是那几个严厉的问句,更把他问得心惊肉跳,捧着诏书的两手瑟瑟颤抖,本就憔悴的脸上愈显苍白,豆大的汗珠涔涔而下……

※※※

李芳知道这前所未有的严厉斥责,让老严嵩的方寸大乱了。但面上装作不知,一拂臂弯的拂尘,起身微笑道:“既然圣训送到,咱家的差事也办完了,这就回宫复命去了。”说完一施礼,就要退出去。

“请公公稍候……”严嵩这才回过神来,他知道皇上的雷霆之怒,还得靠这李芳来诠释,甚至是化解,哪能让他这么走了,急忙挽留道:“厨房已经备下早饭,公公这么早来,定然还没吃过,用过了再走也不迟啊。”说着攥住李芳的手腕,再不放开。

李芳没法子,只好跟着他到隔壁饭厅,先把五脏庙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