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四章 这个老师不一般(第3/4页)

“那太巧了。”李贽促狭地笑道:“我正好是你的一半。”那生员的脸更红了,低下头听李贽继续道:“不是我自夸,当年本人小时候,也是有神童之名的,又还算用功,文章写得人见人夸,所以才十六岁就中了秀才。”说着叹口气道:“但之后不知道怎么了。我的文章就是入不了考官的法眼,连续两次秋闱都落了榜。”

这屋子里在座的,得有一半有过秋闱落榜的经历,闻言心有戚戚,均觉感同身受,便听李老师感情真挚道:“为此我也曾苦闷过,彷徨过……而且连考几次失败后,我感觉越发没了心得,天天头悬梁、锥刺股,琢磨来琢磨去,也学不出个所以然,甚至一度准备放弃了。”

众生员已经完全建立起了同理心,几乎是齐声问道:“后来呢?后来是怎么考中的?”

“后来呀,后来我就顿悟了。”李贽把垂到前胸的皂条撩到脑后,一脸得意地笑道:“当时我就想,反正好好写文章也没人赏识,再说那些有眼无珠的考官,也不可能看尽天下文章,如果我要是把命题的规律摸清楚,猜到考官都会出什么题,再找些前人范文背一背,不就万事大吉了?”

“后来呢?”大家一起问道。

“后来我就在海边背了整整一年的范文,将五百篇文章背了下来。”李贽道:“然后去参加乡试,拿到考题一看,押中了!这道题是我背过的,于是乎,细细研墨,慢慢提笔,优哉游哉的写下来,大热天一滴汗都没出。然后等放榜那天,果然高中。”

众考生一起发出羡慕的‘啧啧’声,均觉李老师有够狗屎运。

李贽却笑道:“如果仅我一人用这种法子考中,那你们可以算我侥幸,但我已经教了两届学生,但凡认真听话照着做的,没有不中的。而且不仅我老家福建,就连临近的浙江、江西,近两届乡试的考题,也全被我押中了。”

此言一出,立刻镇住场面,考生们心中的侥幸之火登时熊熊燃起,但转念一想,却又有些丧气道:“现在离大比,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是杀了我们,也背不出五百篇程文的。”

“笨。”李贽道:“凡事都是一回生二回熟,我那是第一次没经验,所以要背五百篇。但经过我的潜心研究,三年后,便减少到了三百篇,又三年,再减为二百篇。”他越说越激动,声调也高亢起来道:“到今年,又有最新成果出现!你们这些学生有福了,只需背诵一百二十篇!既可包过此次的顺天府乡试!”

那一刻,有些秋困的沈默,恍然以为自己在看购物频道……只听李老师声嘶力竭的呼喊道:“这是本人总结自己的经历,用多年积攒的经验,得出来的最新成果!只要认证听话跟着我学,不管你智力如何,只要记性好使,就一定能考中!”

※※※

课堂里,李贽继续大声蛊惑道:“我的最新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模式!使考举人变成了单纯的体力劳动,只要你肯下力,再加上那么一点点运气,就一定能成功!你们还犹豫什么呢?要不要听!?”

“要!”考生们被忽悠的血脉贲张,一起大声呼喊道。恨不得立刻解囊,买下李老师的所有课程。

沈默也激动了,看来这李贽果然跟自己来自一个时代,是个‘陈安之’那样的大忽悠。

却也有抱残守缺不服气的,站出来抗声道:“照你这么说,《朱子语类》这些书就不要读了吗?”

“当然,有那功夫还不如多背几篇文章实惠呢。”李贽笑道。

“如果不通朱子,如何阐述圣人的微言大义?”那几个卫道士般的生员高声质问道。

“什么圣人?谁是圣人?”李贽是嗤之以鼻。

那些生员愤怒道:“朱子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孔夫子就是圣人!你这都不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