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八章 萌芽(第4/4页)

一路上走马观花,就让他感到无比震撼。在沈默的印象中,从宋代开始,便有‘苏常熟、天下足’的说法,不管是苏州还是常熟,都在他的辖区内,所以他一直觉着,身为国家粮仓的苏州府,应该处处是稻田才对,但只见城内乡下,山上田中,都是大片的桑树种植。甚至于田间地头,也见缝插针种着桑,其种植面积要远远多于稻麦等粮食作物的种植。

怪不得现在都说‘湖广熟,天下足’呢,沈默不由感叹道:‘原来苏州已经不大种粮食,该玩经济作物了。’这桑树既不能吃,又不能穿,吴中百姓却狂热的种植,肯定是有利可图的。沈默不由暗叹道:‘素来听说倭寇打劫时,喜欢生丝胜过金银,看来这种东西,确实是大有市场啊。’

这是当然了,他只见仅仅一个吴江县城内,便有工场三十多家,甚至普通百姓也是基本上有几个女子,便有几台织机。至于男人们,都去大户开的缫丝场、丝织场去干活了。沈默问其原因,据说一方面因为工场不收女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小户人家受限于生丝数量,有几台织机也就足够了,用不着男人们在家里。

沈默确实被震惊了,反复对自己说:‘这就是传说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吧?’我能呵护它长起来吗?还是无法改变它始终长不大的命运呢?

一路往北,看到一幕幕令他难以忘怀的场景,沈默心中的责任感在一点点加重——如果说一直以来,他都在苦苦寻找一条改变历史的道路,那现在,他终于站在那扇门前,真切的感受到了一种新兴的力量在勃发,虽然难以预料前途之凶险,但最低限度,他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