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零章 特立独行(第2/3页)

然而他却忘了时文写作,必须五百字以上,是以考官一看还没写满一页纸,便看也不看,批上‘太短’两字,打回了他的卷子。

三年以后,徐渭卷土重来。谁知又是这位考官监考,冤家路窄之下,徐渭的火上来了,就干脆放开才情,恣意挥洒,痛书科考弊端,卷子写完了还不够,又写满了桌子椅子。等交卷的时候,便扛着桌椅上去,考官大惊失色道:“君子动口不动手。”

徐渭说:‘你不是嫌我写得短吗?我就给你写长的看看。’

下场可想而知,更惨——被以‘搅闹考场’的罪名轰出门外,连让考官阅卷资格都没有。

等到第三次考试时,虽然规规矩矩答题,但言语中难免有怨怼、愤懑的牢骚之词,再加上他的恶名早在考官中传开,都视其为洪水猛兽,便又一次把他打回来了。

听了徐渭的故事,沈默苦笑连连道:“我说文长兄,你既然愤怒,就别参加科举;既然参加科举,就得把愤怒收起来,不然下次还不中,还得继续折磨下去。”

徐渭苦涩笑道:“这道理我岂能不懂?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到了那种时候,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也别看时文了,先修身养性吧。”沈默一本正经道。

徐渭感兴趣道:“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沈默笑道:“每天打扫屋子,做饭。浇花,喂狗,自然就心平气和了。”

徐渭笑骂道:“就知道你不是个好东西!”

※※※

正说笑间,敲门声响起来了,徐渭高叫一声道:“门没关,想进就进,不想进就帮着关严了。”

一阵咯咯的笑声响起。那人便带着浓重的香风走进来,沈默一看。竟是上次见到的那个媒婆,不由脸都绿了,吃惊道:“怎么还追到这儿来了?”

那媒婆一见他也吓一跳,但很快便板下脸来,用大鼻孔对他道:“老身可不是来找沈公子的。”说着朝徐渭谄笑道:“我是来找徐爷的。”

徐渭笑道:“你不是也要给我说亲吧?”

那媒婆用花手绢捂嘴笑道:“徐爷大名鼎鼎,乃是十里八乡都挑不出来的大才子。怎能让房里空着呢?我这里有一娇娃,乃是堂堂知府大人的……侄女,年方二八,待字闺中,知府大人……的弟弟仰慕徐爷的文名,有意嫁与你为继室,如果您也有这个念头,明日就去见一见吧。”

沈默笑道:“这道是正理。我也觉着该有个女人来照管你了,不然早晚邋遢死。”

那媒婆见他这次是帮自己的,便换上最真诚的笑脸,与沈默一人一句,把徐渭说的晕晕乎乎,稀里糊涂就答应下来。

第二天他硬拉沈默陪着。两人换身光鲜,便在媒婆的带领下,坐船出城,往那位知府大人的……弟弟住的兰亭镇去了。

到了地头,果然是个大户人家,家里头住着好几进的大房子,奴婢仆妇不计其数,那位知府大人的弟弟乃是徐渭的崇拜者,见他能够亲来,自然盛情招待。双方谈笑甚欢。直到黄昏时才依依惜别。

回去路上沈默笑道:“我看着不错。”

“不行,绝对不行。”哪知徐渭斩钉截铁道。

“为什么?”沈默吃惊道。

“因为他跟国贼一个姓!”徐渭义正言辞道:“我徐渭是不会娶姓严的女子。”

“我看你真是脑袋被门夹了!”沈默又一次被他怪异的思维绝倒了。

无论他怎么劝。徐渭都不答应,两人唧唧歪歪的到了城外,准备进去时,却见到一队队官兵乡勇,持刀带铳,开出城去,人数少说也得有上千人。

两人正探头探脑,便被官军发现了,立刻当作倭寇奸细拿下,沈默好汉不吃眼前亏,赶紧高声道:“我是唐知府的师侄,来给大人送行的。”徐渭也高叫道:“我是唐知府的师弟,也是来给他送行的。”沈默瞪他一眼道:“你占我便宜。”“本来就是吗。”徐渭嘿嘿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