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为善政忙奔(下)(第2/3页)

“三者,听号令。内宅之事皆由二位夫人掌管,杜姨娘协理,她们的话便是我的话,尔等须得听从,若有不满,可事后向二位夫人提出。”说完后,他缓缓道:“都听清了么?”

“听清了。”众人齐声应道。

“下面,杜姨娘帮二位夫人,熟悉一下诸位家人吧。”陈恪看看杜清霜道。

“是。”杜清霜福一福,先请一众侍卫进来。陈恪离开大理时,一共带走了三百名侍卫,分别保护他的家人和重要人物。别业中共有四十五名侍卫,有十五名正在岗上,其余三十名皆在眼前。

陈义、陈忠、陈信、陈诚、陈勇五名头领,向夫人们行礼后,又介绍了各自的司职,便率众告退了。

杜清霜又名三十六名倭女进来。按照陈恪‘身边只用海外人’的意思,她们将负责主人们的日常起居。

阿柔和阿彩,为主母们介绍了每个人的名字,然后率众一起行礼,经过半年的调教,她们已经与汉人女孩无甚区别,但仍保留着无条件的顺从。

“她们三十六人,由你们重新分配。”陈恪看看小妹和月娥道:“我无条件服从。”

倭女们下去后,府上的家丁、婆子、厨子、车夫、杂役等二十人上前,也挨个介绍了自己,然后行礼退下。

这时候,外面只剩下左建德,周定坤和十八管事了。

杜清霜请他们进来,然后掩门出去,防止有人偷听。

“拜见夫人。”这二十人并非宅中之人,而是在外负责打理陈恪的产业。陈恪如今全部精力,都放在政事上,已经无暇去过问这些事了,于是借着婚礼,召集十八管事进京,将小妹和柳月娥推到前台。

其实,府上的事情,杜清霜便一直打理的井井有条,陈恪也有意让她继续管下去。日后小妹和月娥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这些产业上。

对此柳月娥表示抗议,她对这些玩意儿没兴趣,陈恪不置可否,只让她先跟着听听再说。

一赐乐业人不愧是天生的商业民族,陈恪走到哪里,他们便将他的生意做到哪里,不知不觉中,已经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了。

于是,众人开始自我介绍。其中,左建德和周定坤是南北珰头,一个负责汴京以及北方的产业,一个负责南方的生意。

十八管事中,有九个一赐乐业人,九个蜀人,蜀人都是忠诚可靠青神财团的子弟。陈恪的每处产业,都是由一个一赐乐业人和一个蜀人共同管理。

李德用和陈鉴代表陈恪,在汴京钱号行使权力。

白文勇和周成代表陈恪,在四海商号行使权力。

周定乾和蔡守忠掌管钦州港的建设。

左成业和陈杉,负责佐渡岛的建设。

李成业和柴师德,在耽罗开设商号,负责与高丽、日本的贸易。

白毅成和陈思齐,负责大理东川城的铸铜场。

周德思和李伟,负责大理城的一系列生意。

李敬思和钱祺祥,负责与辽国的生意。

周唯和赵守才,正在筹备汴京球市子生意……

※※※

“我们家这么多生意?”柳月娥光听名号,就觉着头晕脑胀:“那我们有多少钱?”

“回禀二奶奶,我们刚刚进行了核算。”周定坤回禀道:“按照大人所授的会计方法,资产总额约一千一百三十万贯,负债总额一千三百万贯,因此我们的所有者权益,是负的一百七十万贯。”

“啊……”柳月娥好歹跟陈恪混过几年,知道负数、也知道资产负债表是什么意思,登时傻眼道:“这么说,我们其实已经破产了?”

“可以这样说。”周定坤苦笑道:“不过也没那么糟。”

“因为我们的借贷,大都是长期债务。”左建德道:“只要汴京钱号不提前抽款。”说着他看看陈恪道:“只要从现在开始精打细算,提高利润,还是可以支付利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