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 宰相的念头(第2/3页)

不过这一招没用,范缜吃了秤砣铁了心,他拒不接受任命,坚持留在京城作战。

有人说他是沽名钓誉,妄取首倡立储之功,他便公然发誓,官家立储之日,便是他辞官返乡之时,此生都绝不会再起复。

一个人的坚持如果能到范缜这一步,总是能成事的。哪怕最终没有成功,至少过程一定轰轰烈烈。所以许多处于观望态度的官员,开始上书支持范缜——在皇帝和宰相的联手压制下,立储的呼声,非但没有减弱,反倒升高了。

富弼的意思是,既然拦不住,我们不如顺势为之,将官员们重新团结在身边……

“我也有这样的打算。”文彦博缓缓道:“但是今天发生的事情,让我嗅到了不好的气息。”

“文相何出此言?”富弼给他端一盏茶。

“今日上朝,包拯汇报昨日剿灭无忧洞,官家突然赞赏起那个叫陈恪的小子。”文彦博沉声道:“怎么说他来着?”

“说他文武双全、德才兼备,为子孙找到了宰相。”富弼微笑道:“说得我都想见见这位小朋友,想看他是否真那么神。”

“官家看人的眼光自然不差。”文彦博淡淡道:“但是这些话,显然放在私下说更恰当,官家却放在朝堂上,到底是何用意?”

富弼是有德君子,素来不喜算计,因此只是一边喝茶,一边听文彦博说。

“下朝后,又听说官家派去了侍卫,专门保护他,还御赐了酒食,恩遇之隆,一时无两。”文彦博缓缓道:“过了,官家给他的有些过了,让人难免怀疑,这其中,是否有演戏的成分。”

“演戏?”富弼神情一凝道:“表演给谁看?”

“给满京城的文武公卿,给你和我看!”文彦博断然道:“官家自然知道,他这一番做作,必然引起效仿,不知多少人会去陈家探视。”

“就连我们政事堂,不也派了个人去么。”富弼笑道。

“你知道那人回来,回报说什么?”文彦博压低声音道。

“什么?”

“他竟然看到了赵宗绩,在陈恪家里吃酒!”文彦博冷声道:“这不就是官家,想让所有人都看到,两人的亲密关系么?”顿一下道:“你再联想官家在朝堂上的话……”

“这个……”富弼一脸惊觉道:“莫非官家,有传位于宗绩的想法?”

“那倒不至于。”文彦博摇头道:“官家这样做,应该主要还是警告,警告那些望向投机的人,不要太早的下注。”

“嗯。”富弼颔首道:“应该是这样。”

“这段时间,我琢磨官家的心态。”文彦博道:“肯定是还想自己来,毕竟官家能生,只是老生丫头片子罢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富弼点点头道。

“所以我们还是得坚持啊。”文彦博笑道:“别人都拿刀子戳官家的心,我们却给他暖心,官家肯定会领情的。”

“嗯。”富弼点点头,他对文彦博的先知先觉十分信服,点点头道:“有了官家的支持,咱们就算成功了一半。”

“不错,再把大臣们稳住,贾某人怎么折腾,也甭想掀起风浪了。”文彦博呷一口香浓的茶,赞道:“不愧是极品御茶密云龙。”

“文相的已经喝完了吧,我这里还有小半块,待会儿捎着。”富弼笑道。

“君子不夺人所爱。”文彦博摇头道。

“我是喝什么都一样,龙凤茶团在我这,算是明珠暗投,文相才是真正的懂茶之人,就不要推辞了。”

“却之不恭了。”文彦博笑笑,眉头一凝道:“其实想要让大臣,停止对我们的攻击,并不难。只要给他们找个新的目标,就好了。”

“新的目标?”

“当然,不是什么目标都可以,得名声够响、地位够高、够招人恨。”文彦博淡淡道:“而且不是一个人恨,是全体都恨。这样的目标,可遇不可求,但在我大宋朝,已经存在了四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