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人样子(第2/3页)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陈恪最是洒脱,拍拍赵宗绩的肩膀道:“你怎么回去?”

“你们不必担心。”赵宗绩轻声道:“我的侍卫早就找来了,只是体谅我出来不易,才一直没来打搅。”

“那就放心。”陈恪几个松口气道:“你们下一步去哪,看看咱们能不能碰上?”

“哪也不去了,要不是我跑出来,我们早就回京了。”赵宗绩也摆脱了伤感。苦笑道:“回去后,说不得要被禁足了。”

“金枝玉叶的待遇就是不一样。”陈恪笑道:“要是我们,指定被揍得屁股开花了。”

“真羡慕你们,能一直在外游历,增长见识。”赵宗绩叹口气道:“要常写信给我,告知你们的近况。”

“没问题。”宋端平笑道:“下次大比,我们就去京城赶考,到时候,你可别忘了自己保证的。”

“没问题。”赵宗绩笑道:“保证带你们逛遍、吃遍、玩遍汴梁城!”

“后会有期。”陈恪几个,挨个和赵宗绩拥抱一下。

“后会有期。”赵宗绩的眼圈红了,虽然这样的日子,今生不会再有,但这样的朋友,却可以一直相伴……

※※※

离开庐陵五天后,陈恪等人跟着那狄咏,在长沙城外与狄元帅所率的三万西军汇合。这三万军队,就是狄青用来平叛的主力,虽然人数不多,却是大宋最强的军队了。

笼统分来,大宋的军队分禁军和厢军。作为军中主力的禁军,同样分为三部分——河北军、西军以及京营。至于南方各路,所有的禁军加在一起,其数量也不及以上三部分中的任何一部。

原先在三部人马中,西军最弱,但澶渊之盟后,河北军迅速腐化,京营则更早就沦为花架子。只有西军,不论是四路正规军,还是其他蕃兵、强壮、弓箭社,在与西夏、青唐诸羌的鏖战中,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

这是一支能苦斗、敢牺牲,深入瀚海戈壁千余里做野战、为大宋开疆拓土的军队!所以皇帝让狄青选兵,他毫不犹豫的点了他们。

不过西军的军纪之差,就连陈恪也早有耳闻。但当他踏入这座依城而扎的营寨时,却惊讶的发现,不仅寨墙外拒马、壕沟都设置一丝不苟,营内军帐,更是谨按八卦方位,规规矩矩的设立……让人丝毫看不出,这只是行军途中临时扎下的。营中士卒虽多,却都无人喧哗,但有前行,都规规矩矩的自行成伍,绝不侵占那条供骑兵出入的驰道。

这才是真正的军队,陈恪不仅暗暗赞叹。尤其是和衡州城里退下来的两广军队比比,简直判若云泥。

其实西军还是那个西军,不遵军纪的老毛病也改不了,但要分在谁的麾下,在狄青手里,这些桀骜不驯的关陇大汉,全都便成了乖乖仔……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威名的军纪,还有西军的弟兄们,憋着股劲要捧狄元帅,给厮杀汉们扬眉吐气一把!

这些微妙的东西,陈恪几人自然体会不到,他们只觉着在这营中行走,都得如履薄冰,凛凛惕惕,还未到中军帐,对那狄青狄元帅的敬畏之情,已经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了。

来到一座守备森严的大帐外,狄咏让他们稍候,进去通禀一声,少顷转回道:“元帅正在议事,请你们先去见陈知县。”

“我爹真放出来了?”路上,陈恪他们追问狄咏此事,狄咏并不清楚,没想到,一进军营,便听到这样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跟着狄咏来到附近的一个营帐外,正遇见一身儒袍的陈希亮,从里面出来倒水。

看到陈恪,看到五郎,他一松手,那铜盆便跌落地上。

陈恪和五郎的眼圈也红了。

他们一度以为,此生要阴阳永隔了。此刻终于相见,虽不至于抱头痛哭,但陈希亮一手拉住三郎,一手五郎,好久都不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