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失传的巨作(第2/3页)

这世上知道陈恪懂医术的外人只有两个,却偏偏就是苏洵和宋辅。所以当宋辅提出,让陈恪来看看时,小亮哥也无法说‘不’。

“孩儿自有分寸。”陈恪点点头,对老爹的话深以为然,因为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就是神医也不敢说包治百病,何况他这个半途而废的半吊子大夫?等闲头疼脑热、常见病症还可应付得来,真要是遇到疑难杂症,还是乖乖放弃,省得治坏了人命,惹上官司。

苏八娘放心不下妹妹,告声罪,说要去给二位昆仲收拾房间,便也往后宅了。

陈忱也想跟着出去,却被陈希亮叫住道:“你跟去作甚?”

“我,我……”他本想说,我帮着收拾啊,但实在是羞得紧,只好改口道:“出恭。”

“茅房在前院,你去人家后宅作甚。”陈希亮瞪他一眼道:“还没问你呢,怎么不上学跟着来了?”

“我,呃……”陈忱这辈子没撒回谎,偶尔为之便面红耳赤道:“三郎没出过门,我怕他害怕,就陪着来了……”

“哦……”陈希亮狐疑的望着陈忱,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三郎没离开过青神县不假,但他俩一起出门,谁照顾谁还不一定呢。但这是在别人家里,也不好盘问,他叹口气道:“屙去吧……”

※※※

这是陈恪第一次进入少女的香闺,虽然目不斜视,但还是看到房间里有宽大的书架,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架前书案上亦整齐的码放着数套书籍,若非还有湘帘垂地粉纱帐,他直要以为这不是女孩子的闺房,而是苏家兄弟的书房了。

“这位是陈家贤侄吧?”说话的是一位束着堕马髻、身穿蓝色褙子,相貌气质与八娘颇为相仿的妇人,声音温婉动听:“我是你苏家婶婶。”她正是苏洵的发妻程氏,其实她对请个十几岁的孩子,来给自己女儿看病,感觉十分不妥。只是她涵养气度都非常人,所以滴水不漏罢了。

“侄儿拜见伯母。”陈恪定定神,连忙行礼道。

“不必多礼,还请贤侄看看小女吧。”程氏让开身,陈恪便看到,绣床上静静的躺着一个纤弱可怜的女孩儿。由于在病中,她那乌黑的刘海被汗水粘在雪白额头上,长长的发辫从肩膀垂落在枕边,身子藏在薄薄的锦被下,却愈发显得她纤细娇弱。

因为肌肤非常白皙,使她的头发和睫毛更显黑亮,虽然在病痛的折磨下,眉头微微蹙着,却仍让人感觉非常优雅娴静。

‘苏小妹,活的……’陈恪平复了一下心情,打住进入眉山以来的浮想联翩,仔细观察她一番,只见病人竟昏迷不醒、直盗虚汗、甚至微微发抖,心不禁一沉:‘怎么病得这么重!’便问程夫人道:“贤妹有什么症状?”

“头发烧,脑袋痛,心里发烦,口中还渴。”程氏忧虑道:“现在又出汗,还发抖。”

“嗯……”陈恪点点头,对程氏道:“我要给她诊一下脉。”

程氏便取个布枕放在床边,然后把女儿的一只手,从锦被下摸出,轻轻搁在布枕上。

待她摆弄好了,陈恪已经洗净手转回,在圆墩上端坐,手指搭在苏小妹纤细白皙的手腕上。

不管信不信他,屋里这一刻都针落可闻,顷刻后,陈恪站起身来,轻声道:“出去说吧。”

到了外间,宋辅问诊脉的结果,陈恪目光怪异的盯着他道:“脉象是浮数、无力,尺部脉很弱……”

“不错……”宋辅点点头,悬着的心放下一半。

边上程夫人问道:“何谓尺部?”

“医家将脉分成寸、关、尺三部份,尺部对应肾气。”宋辅道。

“那我儿所患何病?”这才是做父母最关心的问题。

“重伤寒。”陈恪笃定道。

“既然是伤寒,为什么越发汗越厉害呢?”这下连苏洵夫妇也放下一半心,因为宋辅也是这样说的,说明至少这孩子能看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