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千古秘传帝王术(第4/11页)

吴三桂:嗯,如此说来,像康熙这种惨遭遗弃的身世,必然会在他的心理上形成强烈的阴影,影响到他人生的性格,会变得极度敏感,残忍而易怒……

王辅臣道:可是小皇帝才8岁,到得懂事成年,少说还得10年。就算他性格中有什么不妥当,至少现在对我们还没影响。

吴三桂一把抓住王辅臣:就是这句话,就是你这句话!

什么?王辅臣茫然。

吴三桂道:马上找师爷来,给朝廷写奏章,就说渠魁不翦,三患将生……还有李定国、白文选等引溃卒窥我边防,患在门户;土司反复,一被煽惑,患在肘腋;投诚将士,闻警生心,患在腠理。惟剿尽根株,斯一劳永逸。

立即上书,主动请求干掉永历帝。

永历帝这厮太无能了,你不快点干掉他,万一被别人抢了先,那怎么办?必须要在康熙给大家带来麻烦之前,争取到一个主动的位置。

只能如此。

饶是吴三桂千算万算,却仍然漏掉了一个最可怕的孝庄皇太后。可这又怎么能怪了他?谁能想得到深宫之中,竟然埋伏着这样可怕的一个女人,拥有着不世出的帝王之才,却把自己的身形隐匿于历史的花边绯闻之中。

5.北京大献俘

朝廷颁旨,命云南的所有原始部落统统出动,归隶于吴三桂指挥,大军杀入缅甸境内。

缅甸的大酋长哇啦达姆摩吓得呆了,他团团乱转,不停地说:我真傻,我怎么会想得到中国会有那么多的人呢?你说他们用了什么办法生出来的呢?说话间,吴三桂已经派人送来最后通牒:立即交出战犯永历帝,否则后果自负。

大酋长哇啦达姆摩一挥手,立即,一伙原始人冲入了永历帝的居所。当时永历帝正坐在椅子上思考严肃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忽然之间椅子被抬了起来,惊骇之余,已经被抬到了吴三桂的面前。

北京大献俘。

现在史学提及这段历史,多说是吴三桂勒死永历帝,又用弓弦勒死了皇子。但有关这种说法,是后来吴三桂起兵为乱时,朝廷发布的政治性流言,为的是把他抹得黑透。可只要仔细想想,就觉得这事大不可能。这永历帝跟吴三桂无冤无仇,搞那么残酷,有必要吗?

实际情况是,就在永历全家被押送北京城的路上,行至半路,就有使者飞马前来,送两笼点心给永历帝和永历朝太后。打开蒸笼,里边却是两条雪白的绫带,于是永历帝与太后双双缢死。

关于永历帝的儿子,有一本书叫《吴三桂演义》,乃清时的不著撰人所著,书中说,吴三桂的部下陈良材与人合谋,用自己的儿子替换下了皇太子。说得有鼻子有眼,但却当不得真。

总之吧,永历帝千真万确的是死了,王太妃也绝食而死。其余的妃子们,还有永历帝的女儿们,一起去了北京城。到了地方,礼部替这些女人买了房子,还每人分给两个宫女,从此就在北京城安居乐业了。

但无论如何,这个吴三桂,是往大明坟墓上挖了最后一锹土的人,这总是错不了。

6.突破青春的禁忌

沉寂。

历史进入了短暂的沉寂时代。

白文选投降吴三桂,李定国病死之后。他的儿子李嗣兴也跑到吴三桂这里打工求职。

还有川东十三家,这是李闯最后的人马了。地方官高守贵跑了去劝降,结果被李来亨硬是将大顺皇后高桂英塞给了他,领着这个老太太回来,高守贵欲哭而无泪。要知道高桂英至少还要再活四十年,这让高守贵拿这个老太太怎么办呢?

总之,一切都寂静了。

只有宫里骚动不止。

宫里有什么可骚动的呢?

却说那顺治自打6岁登基,在位一十八年,掐头去尾,恰好是16年。到得他蒙主宠召的时候,他有一个小妹妹,年龄恰好一十六岁。也就是说,这个小妹妹,是顺治的爹皇太极决定死翘翘的那一年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