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第3/20页)

池仲容首先发言,说:弟兄们,目前的形势,是这个样子的,官府新来了个巡抚,叫什么阳明先生,好像有点儿真本事,横水的谢志珊,是最大的山贼,可是说收拾就收拾了。横水、桶冈失守,下一个就是咱们浰头了。高飞甲,你主意多,说说咱们应该怎么办?

高飞甲笑道:说起那阳明先生,不是我瞧不起他,玩儿死他太容易不过的了。你们知道他的软肋在什么地方吗?就在于他是官,我们是贼。官是要讲规矩的,不讲规矩不行,不光是老百姓在看着他,他头顶上还有许多更大的官,也都在虎视眈眈找他的麻烦。所以他必须要讲规矩。可咱们是山贼,山贼为什么让人痛恨?就是因为咱们山贼不讲规矩,怎么对咱们有利,就怎么来。所以那阳明先生遇到我,就活该他倒霉了。

池仲容大喜:老高,有你的,快说怎么个让阳明先生倒霉吧。

高飞甲道:很简单,我们兵分两路,大部人马就在山上不动,另派三寨主带上最精壮的五百人,卷旗下山,就说要投降。阳明先生一来是官要讲规矩,二来忌惮咱们大队人马未下山,所以他绝不会动三寨主他们一根寒毛,反而会好酒好肉招待着。然后呢,等到时候山寨一行动,三寨主这支精兵就立即于中响应,到时候,我不信阳明先生还能找到个坑埋了自己。

池仲容摇头:老高,你这主意好是好,可如果大队官兵来攻寨,又该怎么办?

高飞甲笑道:这更简单了,如果官兵来的人少,我们就居高临下,打退他们,然后以三寨主为内应,大闹一场。如果官兵力量太过于强大,我们就立即宣布投降,就说我们早就准备投降了,只是正在收拾东西,还没来得及下山。阳明先生要讲规矩,就只能听任我们,对付我们的办法是没有的。

池仲容大喜:此计大妙,就这么办了。

缺心眼儿的人最爱斗心眼儿

于是浰头的三寨主池仲安,就带了五百名精壮汉子,下得山来,赴横水去找阳明先生,说:我们不想再做山贼,恳求先生允许我们投降吧。

阳明先生大喜,问:是不是浰头的山贼全都归降了?

回答说:没有,只下来了五百人,还有更多的山贼没有下山。

阳明先生乐了,心里说:偷偷地告诉你们,其实圣贤也没多少本事,比如我吧,来来去去的就是那一招儿,兵分正奇两路,明的是大队人马,暗中再有一支伏兵。这山贼居然也用这一招儿来对付我,这可真是找对人了,呵呵,你说这山贼明明缺心眼儿,可偏偏要跟人斗心眼儿,唉,你们会死得很惨很惨的哦。

越是缺心眼儿的人,就越是喜欢和人斗心眼儿——因为他们缺心眼儿,不知道自己最没心眼儿。

这就是人性的愚昧了,纵然是阳明先生,也无可奈何。

于是阳明先生下令:刚刚归降的池仲安,你率你部下五百人马,星夜急行军赶至新地,那一带正是桶冈溃贼逃走时的必经之途,给我截住狠狠地杀!

见骗过阳明先生,池容安大喜:末将得令!

却不知阳明先生这是一记超损之招,他让池仲安赶赴的新地,实际上是片荒无人烟的郊野,并无一个贼兵。而阳明先生之所以这么个搞法,就是为了折腾折腾这伙贼,让他们星夜急行军累个半死,却全都是跑冤枉路。

另一个目的,就是调开池仲安,别让这贼在自己的腹心待着,万一这家伙突然给自己一刀,那可就不好玩儿喽。

然而阳明先生忽视了一件事:人与人,是会相互效仿,交叉感染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你遇到正人君子,就会学着走方步;你遇到无耻小人,就会学着骂娘。纵然是阳明先生这样的圣者,一旦遇到跑来和他斗心眼儿的蠢人,也会不知不觉地跟人玩起心眼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