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绝笔(第2/3页)

王贤沉默许久,答非所问道:“先不要回去,随便转转。”

吴为点点头,吩咐赶车的锦衣卫,将马车驶出繁华的街道,行向僻静无人处。

最终,马车停在积水潭旁一处僻静的岸边。吴为挑起车帘,请王贤下车。

青石铺就的路面,被大雨冲刷得十分干净。柳条似乎在一夜之间疯长了好多,一条条垂在微微泛黄的湖水中。柳树上知了拼命地叫着,树荫下王贤的身影消瘦而孤独。

吴为站在王贤身后,半边身子暴露在毒辣的日光下,却纹丝不动,静静地等着王贤开口。

王贤看着湖面,眼前浮现出严清的样子,耳边尽是他那封绝笔。

‘主公见字如晤,吾作此书与主公诀别,主公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之死乃吾之本愿,与他人无关,主公明察,自当不问他人。’

‘吾本残废待死之人,蒙主公不弃,经年以来,尊之爱之,推心置腹,委以重任。吾常念主公恩情,日夜自省,锱铢必究,唯恐军法不严,有负主公重托。或以为吾执法严格,杀伤太重,有害主公宽仁之名,然主公听之任之,或有不忍,亦从不干涉。’

‘此次事变,本可避免,然吾泄露消息于赵王,致其仓促起兵,令皇上猝不及防,方有今夜流血之局。死难数千,是吾罪一也,阳奉阴违,是吾罪二也,陷大人于莫大困境,是吾罪三也,吾身为军法官,严已律人,自不能宽以律己,三罪并罚,虽死无赦。此乃吾就死之由一也。’

‘吾本当自刭于无人处,免污大人耳目,然非要取死于大人目前,实乃胸有深虑,不吐不快,只能以死相谏,乞大人听之念之。’

‘主公先诛皇孙,再杀皇子,又与皇帝殊死相斗,已是臣道断绝,无论继位者太子抑或太孙,皆不可容主公于天地。太子仁义,或许不忍旋即诛杀,然只乃速死缓死者也,并无异同。以主公之明睿,定已了然于胸久矣。’

‘然观主公行事,尚有诸多犹疑,虽臣道已断,然情谊犹存,料难以对汉王父子事,加诸太子父子身,此乃大谬矣!天家无情,唯市恩走狗而已,纵观史书,狡兔死则走狗烹,可有幸免哉?况乎主公乃食人恶犬,虽尧舜再世亦不能留也。’

‘主公或曰,死则死矣,但求无愧。然吾以今日事势观之,燕王一系皆虎狼辈,位居九重,天下受害,遍地腥云,社稷岌岌。大人纵不爱己身,亦当以天下百姓为重,至此天家内斗,咎由自取之际,断燕王血裔,扶建文复位。百姓苦燕王久矣,必将额手相庆,天下归心。则大人可行周公之事,亦可为魏武之举,进可创太平盛世,退可安身家性命,百倍千倍胜于今日惶恐困顿之局。’

‘望主公体吾此心,或有所触,吾九泉下亦可瞑目。罪人严清拜上。’

积水潭旁,日已西斜,绿柳之下,人影淡漠。

“你们是串通好的吧?”王贤轻叹一声,看着泛起金光的湖面,终于发问。

“是。”吴为点头道:“山东来报,太子已经赶到济宁,正在安远侯军中。而且安远侯也同意跟咱们一起行动。”顿一顿,他压低声音道:“我还联系到了常森常大将军,他告诉我,庆寿寺那个是假货,真正的建文帝如今在朝鲜,只要这边定局,十余日便可抵京。”

“建文帝真的愿意回来当汉献帝?”王贤问道。

“或者是周成王也说不定。”吴为轻声道:“何况建文帝想怎样并不重要,他身边那些人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说着叹口气道:“这确实是咱们唯一的出路了……”

“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王贤淡淡道。

“还有用!最佳机会虽然已经丧失。”吴为沉声道:“但大人不是把赵王放出京城了吗,咱们还可以利用他把局面搅乱,依然有火中取栗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