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1章 庄夫子的野望(第2/3页)

“东翁,忠言逆耳利于行。不能再逃避了,一旦这盘棋输了,什么都完了!”庄敬却上前一步,逼视着纪纲道:“趁现在还有机会,您需要早下决心,全力准备,等待时机、放手一搏了!”

“放手一搏……”纪纲的声音明显发颤道:“有希望么?”

“当然有希望了!”庄敬眼中却透着兴奋之色,他所学的是帝王学,与姚广孝算是同出一门,只不过低了两辈。他一直希望有个机会,能做出姚广孝一样的事业来。为此他在纪纲身边蛰伏多年,终于等到了大干一场的机会。只听他声音因为激动而明显颤抖起来:“大都督手中十万锦衣、密探如云,这是明面上的,暗中我们操练了多年的兵马、囤积的兵甲粮秣,不都是我们的本钱么!”

“但在皇帝面前,这点实力实在上不得台面。”纪纲叹气道。

“我们又不是挑头的!”庄敬激动道:“东翁别忘了汉王,太子稳住了位子,王贤当上了镇抚司的老大,他肯定比我们还急,要是东翁再稍加撩拨,朱高煦肯定要铤而走险的!”说着把声音压低道:“山西的事情,皇上已经对汉王起了疑心,汉王更是忧心如焚,父子相疑到这种地步,东翁还愁没有机会么?”

“你是说……皇上北巡的时候?”纪纲轻声道。

“不错,这次皇上去北京其实是养病,怕是要住上一年半载都不会回来。”庄敬笑起来道:“只要他一离开京城,还不是东翁和汉王的天下?到时候从容准备,待时机成熟干掉太子,或是奉朱棣为太上皇,或是与其划江而治,这盘棋不就彻底活了!”

“说得简单……”纪纲再叹口气道。“说起打仗来,谁是皇上的对手?”

“当年秦军无敌天下,不还是被一群草莽给灭了!”庄敬大摇其头道:“如今天下看起来海内混一,但其实朱棣这些年穷兵黩武、大兴土木,已经累得天下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山东、江南的百姓又始终对皇帝离心离德,更别提已呈燎原之势的明教白莲教,这大明朝如柴薪遍地,一点就着!到时候汉王把太子一杀,大旗一举,保准狼烟四起、遍地开花!到时候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呢!”

“……”纪纲面色变幻许久,方叹一声道:“夫子这些话,兴许有些过了。还是先看看皇上的反应吧。”

“是。反正不急在这一时,等皇帝北巡后再做准备也来得及。”庄敬点点头,打住了话头。

接下来几日,王贤一边紧锣密鼓地筹建内外签押房,一边等着刑科那边的动静。纪纲那边似乎也消停下来,双方都等着北苑那位至尊的反应。

杨科长等人并没让王贤失望,他们要求重审水车巷杀人案的奏章,此刻已经摆在仪天殿的御案上。其实昨天朱棣就看过这份奏章了,但他委实没拿定主意,是以才一直拖到了今天。

皇帝在那里闭目苦思,一旁黄俨和王彦两个大太监,也都垂首侍立,不敢发出一点动静,唯恐影响到皇帝的思路。

“你们说,”朱棣却开口了:“刑科这道奏章,朕该不该准?”

与他那个坚决认为‘阉寺不得干政’的老爹不同,朱棣对太监还是很信任的,尤其他身边的黄俨和李俨,都是跟了他十几年的老仆人,朱棣遇到难以决策的事情,倒也时常让他们帮着参详。

比起沉默寡言的王彦来,仪天殿管事牌子黄俨要更跳脱,此刻听到皇上发问,他便作答道:“依臣之见,皇上不能准。这个案子当年闹得沸沸扬扬,法司大臣借题发挥,轮番跟皇上斗法的场景臣还历历在目。当时皇上生了多少气?好容易才把那帮文官的气焰压下去,这才刚消停了两年,又有人要翻案!我看给那齐大柱鸣冤是假,又想跟皇上斗法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