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结盟江东内外安稳,把握时机亲征南中(第2/6页)

十九岁的刘禅身着皇帝的华贵冠冕,说着皇帝专有的威正言辞,仍然像披着皇帝礼服的膏粱子弟。他骨头里的水太多,泡软了他的意志,他达不到他父亲的雄壮伟烈,也少有冒险精神,至多做一个太平天子。可惜他生不逢时,在残酷的乱世,只有嗜血的狼才能生存,做一个弱势皇帝是这个血腥的时代对他的讽刺,他要么被强者消灭,要么借着外力勉强支撑住摇晃的皇位。

招待使臣的宴席很盛大,蜀汉朝廷的重要人物都出席了,张温在席间呈上了孙权送给蜀汉的礼物清单。

刘禅捧着礼单看了半晌,他像是遇着了什么棘手事,眉心轻轻攒着:“象……”

张温笑道:“我主进献陛下巨象两头。”

刘禅还从来没有养过这么大的宠物,蜀汉的上林苑最大的动物是老虎,他又不好游猎,天生不好武力,弓也少拉,至多隔着栅栏听听虎啸。皇家园林一直空闲着,有一半划拉出去做了农田,如今收到东吴送来的大象,竟不知该怎么处理这两头庞然大物,不能杀不能拖去犁田更不能转手送人,留在宫里还没地方养,盟友的好心反倒酿成了难事。

他把礼单放下,索性不去想了,不就是两头大象么,宴会结束后问问诸葛亮吧,他已习惯了百事问诸葛亮,一应琐碎小事也派黄门令去丞相府问结果。

他努力让自己保持帝王的笑:“礼尚往来,吴主盛意,朕心甚乐,为聊表盟友之情,朕也备下薄礼回赠。”他点点头,有黄门令捧着礼单草本递给张温。

“有百匹蜀锦相赠。”刘禅着意提及了这样礼物,蜀锦是蜀汉最为得意的特产,甚至远销到曹魏,是为国家财资所仰。

张温开心地说:“蜀锦乃精美之物,江东上下皆甚喜爱,陛下厚意,每每以蜀锦相赠,吾主深为快慰。”

“喜欢就好。”刘禅欢喜地一笑,像是小孩儿收藏的宝贝得到他人赞许,不免露出自得的神色,这一瞬的不经意让他脱去了帝王的沉重,显出十九岁少年的天真烂漫。

他缓缓地又恢复了皇帝的庄重模样:“朕有一议,请使臣转告吴主。汉吴两国边境设立互市,互通有无,以资国用,此事朕也当手书报吴主知晓。”

张温自然觉得这个提议好,实际上吴蜀两国边界的商贸买卖早就在悄悄进行,即便当年两国交兵时,章武皇帝刘备还私许军吏与东吴边将做辎重买卖,他赞许道:“陛下明达,下臣定当转达良意。”

刘禅妥当地笑了笑:“使臣此番西来,朕许你特权,可随处走走看看。蜀地风物不输江东,难得来一次,饱了眼福再走不迟。”

“陛下盛情,下臣求之不得,臣此番西来,沿途所见,好一派政通人和,欣欣之荣,足见陛下治理之功。”张温由衷地说。

他虽然以为刘禅不那么像一个威风凛凛的皇帝,却很喜欢刘禅的孩儿脾气,也很欣赏诸葛亮,更赞叹蜀汉政治清明,秩序井然。如果说两年前他见到的蜀汉是刚行冠礼的青葱少年,面对成年还有着迷惘和焦虑,两年后的蜀汉已是游刃有余的成年人,其在宗庙场合的揖让周旋,在世俗烦乱中的应变便宜都趋于炉火纯青。他亲眼目睹了一个国家的成长,这种成长曾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为了重新焕发力量,可以让敌人重新成为朋友,可以吞咽下屈辱和仇恨,可以把泪涔涔的过去埋在伤心的土里,可以用前赴后继的牺牲换取长治久安,他挣扎着从血泊中站起来,终于绽放出崭新而美好的面目。

张温虽然身为东吴使臣,却不得不感动于蜀汉的改天换地,这个国家的勃勃生机令他震撼。

他在宴席将散时也不忘记真心地说:“臣以为汉之美政,足堪表率。”

宴会结束后,刘禅果然把诸葛亮留下来,问他怎么处置那两头大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