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四章 家国天下(四)(第3/4页)

“不错!”

李豫猛然转过身来,目光中流露出狠毒的神情,他咬牙道:“他本人必然不会随军前来,而是躲在兴庆宫听消息,我们只要用一两百人守住玄德门,其他大队人马从丹凤门出去,反攻他的兴庆宫,索性利用这个机会将他杀了,再将他的那些亲王一并除去,师傅,你可同意?”

李泌默默地注视着他,这一瞬间,他发现李豫的心态终于成熟了,他轻轻点了点头,“我去和荔非元礼商量,请他重新驻防大明宫!”

……

兴庆宫,数十名重臣已经被李隆基召至宫中,今晚,他们将见证一个旧皇的复兴,见证一个时代的重启,李隆基意气风发地站在勤政殿前的台阶上,他竟然也穿着唐军的铠甲,背一张弓,腰悬箭壶,手握横刀,老迈的躯体里竟透出三分杀气,仿佛重回少年时代那个年轻英武的将军。

在他身后,空旷冷肃的勤政殿里隐隐约约坐有数十个黑影,他们便是被请来佐证李豫退位的朝廷高官,韦见素、房琯、裴冕、张镐、崔涣等等,每一个人都脸色凝重,目光中焦虑之色流露无遗,李隆基表现得有一点疯狂了,此时此刻,他身上已经看不见一个做大事者应有的冷静和理智,他更象是一个孤注一掷的赌徒。

“陛下!儿郎们已整装完成,可随时出发!”陈玄礼大声禀报,既然李隆基已经铁心,他也豁出去了。

李隆基已经兴奋到了极点,他远眺掖庭宫方向,在等待着最后的时刻,忽然,他看见了,掖庭宫上空忽然出现了滚滚浓烟,随即火光冲起,这就是行动的信号,他咧开嘴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此刻,已经没有人再能阻挡他。

“出发!”李隆基重重一挥手,陈玄礼得令,带着两名旗手飞奔跑出大明宫,片刻,兴庆宫北的校场内涌出大队黑色的人流,弓上弦、刀出鞘,杂乱而兴奋地向最靠近东宫的延喜门冲去。

延喜门位于皇城的东北角,紧邻东宫的永春门,镇守永春门的,是京兆尹管辖的五十名士兵,自从宣阳坊发生推墙事件后,李清便拨给京兆尹五百名士卒,负责辅守城门和巡防各坊安全,李清东征后羽林军兵力不足,荔非元礼便将几个进出皇城的城门也交给京兆尹防守,顾而郭虚己的作用极为重要,这也就是李隆基要千方百计拉拢他的主要原因。

此时掖庭宫忽然起火,在皇城里巡逻的羽林军纷纷向掖庭宫奔去,整个皇城内一片寂静,黑沉沉地看不见一个人,驻守延喜门的士兵早得到命令,见门外有约定的灯光闪亮,立刻打开城门,陈玄礼率数千人一涌而入,这只是第一道关口,而第二道关口便是东宫的永春门,李隆基早已经派人探察清楚,太子李适不住在东宫,这里没有人驻守,大门紧紧地关闭着,士兵们架上梯子,纷纷爬上了城楼,片刻,永春门大开,通往大明宫的通道已经打开,陈玄礼豪气万状,他一挥战刀喝道:“杀进去,夺取玄德门!”

……

李清率二千铁骑此刻正静静地矗立在距明德门两里之外的一座高岗上,他已经看见掖廷宫上空冲天的浓烟和浓烟中夹杂的火焰,但他没有动,他仍然在等,等最后的信号亮起。

长安城内已经大乱,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发生了大事,但没有人敢上街,都将房门紧紧关住,就连长安浪荡在街头的一些游侠儿也不敢冒头,这不是一般的动乱,这是宫廷政变,牵扯进去可是要灭族的。

但最乱的地方却发生在永福坊,这里是十王宅所在地,也是皇族集中得最多的地方,这个坊里正经历着一场惨烈的屠杀,祸源是从永王的府中发出,就在掖廷宫大火燃起之时,永王府中仿佛象炸了窝的蟑螂,黑压压涌出无数的黑衣人,他们手执锋利的战刀,率先扑向李豫之弟、赵王李系的府宅,只片刻时间,便将男女老幼,近二百多口人杀得干干净净,随即扑向百孙院,将李豫的几个儿子,郑王李邈、韩王李迥、郴王李逾等全部杀死,猎猎的火光中只看见永王李璘狰狞的狂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