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李泌之策(第3/3页)

说到此,李泌叹了一口气道:“从今天郭子仪的表现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十分圆滑之人,表面上他给陛下跪地叩首,说什么君臣之礼不可废,可当李清指责张倚通敌时,他也在洛阳作战,完全可以站出来为陛下说话,可他却沉默了,试问这样的人陛下怎么能托付他大事呢?”

李豫的脸略略有些红了,师傅说的这些,他都没有考虑过,他确实打算明日就召见郭子仪,和他谈接李清兵权之事,现在他才觉得自己是有些孟浪了。

“师傅,那我该怎么办呢?”李豫无奈地叹了口气,不知不觉,他把‘朕’换成了‘我’字,仿佛又回到了他谦虚好学的少年时代。

“忍!”李泌重重地说出了这个字,“我还是那句老话,忍耐以等待天时!”

李豫摇摇头,不甘心地说道:“可是师傅,我真的很难忍,现在安贼大势已去,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我,不!朕好想施展拳脚,好好的大干一番,可眼前却挡着李清这座大山啊!”

李泌静静地注视着这个年轻的君王,可以感受到他焦急的内心,这是个在深宫里长大的君主,还缺少挫折与磨练,他怎么可能是已在官场中拼斗了十年的李清的对手,但几个月的帝王生涯,他也开始有些进步了,至少在今天他忍下来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兆头,假以时日,他必将越来越老辣成熟,完全可以和李清一博。

想到这,他淡淡地笑了笑道:“其实陛下也不是没有事情可做,虽然陛下不能动李清的兵权,但却可以动郭子仪、李光弼的兵权,尤其是郭子仪,他手下的几员大将如卫伯玉、李抱玉、长孙全绪、张知节、乌崇福等等,这些要么是京城世家子弟,要么就是羽林军出身,完全可以效忠陛下,过些日子我没猜错的话,李清必然会去相州会战安庆绪,陛下便可趁机将这些忠良之后调入京中,夺了郭子仪的兵权,那时,李清也就不敢对陛下轻举妄动了。”

此刻,李豫已经完全没有了沮丧之感,他想起了长孙蓝玉的话,立刻兴奋地道:“朕可以用长孙全绪为突破口,让他逐一替朕进行联系,只要朕有兵在手,又有君王的大义,除非那李清效仿安禄山造反,否则他如何能取代朕?”

但李泌却似乎没有受他的情绪感染,他有一点忧虑,目光盯着窗外徐徐道:“陛下,臣这几日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臣最担心李清有一天会攀上李氏皇族的这棵大树,宣称他也是高祖之后,这样以后一旦时机成熟,他就极有可能行纂位之事,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将李清的名份定下,让他无法迈出这一步。”

这突然冒出的两句话使李豫脸色大变,是!李清也是姓李,若他真称自己为皇室的某一偏支,宗正寺也不敢不听,这确实是一件天大的事,多亏师傅先提了出来,他定了定心神,急忙问道:“那如何才能定下他的名份?”

李泌微微一叹,“按道理是很简单,陛下只要重重封赐他的先祖,先将他的身份大白于天下便可,可问题是臣翻遍了吏部和户部的资料,又派人去仪陇查访他的底细,竟找不到他的户籍,只知道他最早是一个道士,而他的父母家人一概不知,这件事还真很难办!除非……”

“除非怎样?”李豫急问道。

“除非他肯接受陛下指任给他的先祖,比如卫国公李靖,若他肯接受,那篡位可能性就没有了。”

李泌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件事就由交给臣来和他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