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战争与阴谋(一)(第3/4页)

“臣闻唐军新败,不胜忧虑,但潼关不失,又感苍天佑我大唐,臣以为安禄山洛阳篡逆,彰显其狼子野心,已令天下人共愤,又使臣看到了转机,现唐军虽败,但关中仍有带甲士不下十万,只要用其之长,避其之短,逆势未必不能扭转,臣特献三策,以供陛下参考。

一、潼关天险,乃关中门户,臣建议可选大将率重兵镇守,当拒关不出,切不可与敌争长短,如此可保京师不失。

二、史思明大军南下,河东必然空虚,臣建议可由朔方军东出井陉,攻打太原,随即转攻河北,直取安禄山老巢。

三、安禄山虽篡逆,但大唐民心犹在,臣建议陛下向天下下诏,号召大唐士民共戮国贼,可择勇者重赏之,以激励天下人士气。

……”

“好策!”李隆基禁不住拍案而起,他兴奋地对高力士道:“李侍郎能在朕最危难之时献此良策,足见其忠于大唐之心,朕欣慰之极”

高力士见李隆基喜悦之情溢于颜表,便趁热打铁道:“既然李侍郎能出此良策,他必有应对之法,陛下为何不召他来替高仙芝?”

李隆基点头笑道:“朕也正有此意!”

他快步走到案前,提笔便要在李清的奏折上批示,忽然他似想到了什么,又将笔放了下来,淡淡一笑道:“此事待朕再考虑考虑。”

高力士暗暗一叹,李隆基必然是发现了这封奏折的漏洞,知道李清此时已不在安西。

……

雨依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已经黑尽,此时尚不到关城门时间,但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安禄山造反之初,长安市民并未将它放在心上,但唐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后,长安立刻人心惶惶,米价暴涨,只几天时间,一斗米已涨到五百文,因陕州粮库皆被焚毁,漕运断绝,军粮也开始吃紧,李隆基下旨从蜀中调米,粮商趁机囤积,米价再次大幅上扬,斗米竟值千钱,朝廷也无力进行平仓。

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有人举家迁移躲避兵灾,或迁往蜀中,或迁往陇右,甚至迁往遥远的安西。

雨越下越大,三十步外视线已经模糊,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来,在朱雀大街上奔驰,渐渐地一辆马车出现在雨中,数百名侍卫左右簇拥,马车在丰乐坊一拐,便驶进了坊门。

这是杨国忠的马车,他要去的地方是哥舒翰的宅子,马车内,杨国忠目光闪烁不定,似乎在想着什么?嘴角不时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唐军大败,对所有人都是噩耗,惟独对他杨国忠是件喜事,这样一来李豫难辞其咎,在群情激愤之下,皇上未必再敢冒这个风险强行立他为储。

昨日,三十三位亲王及嗣王联名上书反对立皇孙为储,甚至太庙也走水示警,这是一个好兆头,让杨国忠在即将绝望之时,忽然看到了转机。

而今晚,他要取得左相哥舒翰的支持,在朝臣中掀起一场‘追究兵败责任,反对楚王立储’的上书运动。

马车在哥舒翰的府门前缓缓停了下来,哥舒翰早听到消息,亲自出来迎接,说来也奇怪,自哥舒翰任左相之后,他的足病竟神奇般地好了,不仅能跑,而且还能饮酒,可以拼却一醉!

“杨相国要来也不先说一声,若哥舒有事出门怎么办?”

哥舒翰一面埋怨,一面搭上杨国忠的肩膀,语气亲昵之极,杨国忠被他搂得浑身不自在,只得干笑一声道:“这么大的雨,我想左相应该是呆在家里喝酒,不会外出。”

哥舒翰仰天大笑,“是极!是极!既然猜出来了,那杨相国必须得与哥舒同醉,今晚就别走了。”

杨国忠吓了一跳,赶忙回绝道:“今晚我有要事来和左相商量,不能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