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〇章 述职交锋(第2/6页)

“请进!”李清收拾起述职报告,门吱嘎一声开了,李光弼那张黝黑而富有轮廓的脸出现在门口,他大步走进,向李清一抱拳道:“光弼见过使君大人。”

“李将军,请坐!”

李清请李光弼坐下,有亲兵给他上了茶,带上门退了下去,房间里就只有他们两人,很安静,李清低头笑了笑先开了口:“适才我见李将军欲言又止,可是碍了张大人的面子不好说,现在有什么话,请但讲无妨。”

李光弼沉默了片刻,忽然问道:“我适才见使君的佩剑十分眼熟,可是王忠嗣的旧物?”

“不错,此剑确实是王忠嗣所赠。”李清从腰下摘下剑,放在几上,轻轻向李光弼推去,微微一笑道:“李将军但看无妨。”

李光弼一怔,初次见面竟将剑给了自己,着实令他感到意外,他默默地拾起剑仔细端详,“是!是!是他的剑,剑虽在人却亡。”李光弼轻轻抚摩着剑,不知不觉,他的眼睛红了。

半晌,他才小心翼翼将剑还给李清,叹道:“这把剑跟随王帅戎马一生,不知有多少敌酋丧命其下,当年他曾给我说过,得此剑者可继承他的衣钵,后来王帅含冤而死,此剑便消逝无踪,我们都以为此剑已泯灭,不料今天我却在大将军身上看到。”

李光弼越说越激动,他撩开衣摆,单膝向李清跪倒:“请大将军受我一拜!”

李清却没有扶他,只淡淡一笑道:“我倒希望李将军拜的是我,而非这把剑。”

“非也!”

李光弼脸胀得通红,猛地站起身朗声道:“剑归剑,人归人,大将军纵横西域,为我大唐开疆辟土,打吐蕃、击大食,在光弼眼里,这才是真正继承了王帅的衣钵,而不仅仅是一把剑,若非如此,就是打断我的腿,我也决不会弯一下。”

李清默然,半天才歉声道:“是本帅错怪你了,这里向你道歉,李将军,请坐下说话,我还有话要问你。”

李光弼见堂堂的安西大都护、尚书左仆射居然向自己认错,他心中感动,刚刚生出的不满顿时一扫而空,他坐了下来欣然道:“大将军有话尽管问。”

“我想问李献忠败兵之事,李将军可能告诉我实话?”

李光弼沉默了,事实上他随张齐丘进京就是想向朝廷揭发安禄山私收朔方军,但就在昨天晚上,张齐丘突然找到他,告诉他此事杨国忠已经插手,不准他再提,李光弼心中异常愤恨,却又无可奈何,现在李清却忽然问起他此时,使他仿佛在漫漫地黑暗之中陡然间看见了一线光明。

他是个原则性极强的人,绝不能容忍杨国忠与安禄山共谋朔方军的精锐,而且本应该是属于他的部队。

“兵乃国家之器,岂能因一己之私而废之。”

李光弼下定决心,他用低沉而略带一点沙哑的声音缓缓道:“现在这支军队驻扎在云中,它没有任何番号,已经完全是安禄山的私军,我来京城就是为了检举此事,但就在昨天晚上,张大人忽然告诉我,杨国忠已经插手此事,命我不准再提,安禄山收编朔方军之事就此作罢。”

“那有什么证据证明杨国忠已经插手此事?”

李光弼摇了摇头道:“具体我不太清楚,张大人只告诉我兵部的调查不了了之,既然他说是杨国忠,那必然是有所依凭。”

不知不觉,李清已经起身站在窗前,他坐不住了,今天遇到李光弼是一次偶然,但李光弼说出的话却让他发现了一桩天大秘密: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有不可告人的交易。

他们之间应该只是交易而不是结盟,否则安禄山不会棒打杨国忠的三子,或许是杨国忠有什么把柄被安禄山捏住了,或许是安禄山与杨国忠交换了各自所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