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二章 外交的背后(第3/4页)

……

一般而言,战争是外交的延续,是谈判桌上无法达成妥协的必然,但外交却并不一定是歌舞欢宴,并不完全是香槟绅士,很多时候,在光面堂皇的外交辞令背后,充斥着比战争还要残酷的阴谋和血腥。

石国正王王宫,空旷的宫殿里只有三个人,一对父子和一个大食来的使者,父子自然就是正王车鼻施和他的儿子车多咄,车鼻施约五十岁,长得肥肥胖胖,他最大的特征就是圆,脸圆、眼睛圆、鼻子圆,甚至下巴也是圆的,滚圆的肚子里装满的民脂民膏。

车鼻施是个胆小的国王,当阿拔斯将康国国王的人头当作礼物送给他时,他立刻就被吓软了,马上派王子远赴大马士革请降,并遵照阿拔斯特使的指示一一落实。

车鼻施身材矮小,对瘦高的大食使者布杜需要仰视,事实上他的心里也对布杜充满了敬仰,他可是阿拔斯的叔叔、波斯总督,他只恨自己没有两个象罗阑公主那样的尤物,一个献给阿拔斯,一个献给布杜,好在他的王后也是石国出名的美人,正好布杜对她也颇有兴趣,使他终于松了口气,可以由此和布杜建立良好私人友谊。

可惜布杜却不是这样想的,在他看来车鼻施不过一枚棋子,可用可弃,等大食完全吞并昭武九国,这枚棋子也就失去了作用,至于他老婆,不过是个枕头罢了。

倒是莫贺都的女儿,那是哈里发点名要的,说不是将来还会是大食的王后,布杜瞥了一眼站在门口、一脸茫然的车多咄,心中不由一阵厌恶,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竟敢和伟大的哈里发争夺女人,他简直活腻了。

但现在不是杀他们的时候,大唐的使者居然来了,而且还是那个杀死吐蕃赞普的李清,布杜是大食贵族里最了解唐朝之人,在阿拔斯还没有起兵的时候,他就是呼罗珊的一个商人,一年时间倒有半年在长安度过,学了一口流利的汉语,后来他成为黑衣大食的创始人,自然便担任了大食国对大唐政策的首席制定者,通过商人,他一直在收集唐朝的情报,其中就包括李清。

当然,正如李清对大食一知半解一样,遥远的空间影响了情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他只知道李清曾杀死吐蕃赞普,后来成为户部侍郎,其他的便一无所知。

但作为一个从底层奋斗上来的成功者,对敌人的谨慎和重视是他的一贯作风,他并不因李清的年轻便轻视于他,相反,今天的短暂接触,使他意识到这个年轻人有着和他年纪不般配的成熟和老练,是一个厉害的角色。

“车鼻施,大唐使者来了,你准备怎么交代。”布杜大刺刺地坐在国王的位子上,冷冰冰盯着车鼻施,对这种没有骨气的献媚者,直呼他名比叫他国王会更令他舒服。

布杜冰冷的目光使车鼻施一哆嗦,心中暗暗诅咒大唐使者来得真巧,今晚石国贵族们就将开会决定石国是否投降布杜,可大唐使者一来,就会让许多立场不稳贵族又开始犹豫,最后结局难料,和大唐的军队被朝廷控制不同,石国是个以牧业为主的国家,它的军队大多是各贵族的私军,大大小小有几十支,当国家面临战争时,贵族们就会将军队交出去,由元帅统一指挥,战争结束后再回归本部,本来和拔汗那的战争就是取兵权的机会,但狡猾的贵族们在这个时候,谁也不肯拿出兵来,倒使车鼻施赔了不少老本。

所以投降大食如果不得到大多数贵族的支持,石国极可能会爆发内战,这将极大的削弱他车鼻施投降大食的本钱,他不愿意。

但随着布杜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车鼻施已经没有再犹豫的时间,他一咬牙,对布杜躬身道:“一切听任总督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