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拉拢边令诚(第3/3页)

李清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一根枯枝折成了三段,佯做沮丧道:“在我走之前,皇上曾找我去,告诉我本来准备将我升为工部尚书,可资历尚缺,无法将百官交代,于是便放我到外历练几年,现在对于我来说,立功比什么都重要,所以我想请边将军和大帅说一说,这次攻打朅师国的功劳便让给我吧!”

“侍郎的意思是想亲自领兵?”边令诚略略有些诧异。

历史上攻打朅师国是高仙芝声望达到顶点的一次战役,和天宝六年的小勃津之战比起来,这次战役无论难度还是风险都差得很远,吐蕃军被阻于小勃津,而阿拔都军正在攻打耶路撒冷,大食无暇东顾,事实上,这就是大唐帝国出兵去教训一个不听话的孩子,所以这一战高仙芝根本没必要亲自出马,派一个大将便足够,但他还是亲自出战,其目的就是想在李隆基面前捞取军功,这是他的一贯作风。

对于李清却不一样,他若能得到这一仗,并且打得漂亮,将极大地树立起他在安西军中的威望,就如同他现在在豆卢军中的威望一样,但李清不知道边令诚和高仙芝之间的内幕交易,所以在言词中他反反复复要给边令诚造成一个错觉,那就是他来安西只是想镀层金,然后回去升尚书。

这种错觉也同样要给高仙芝,只有这样,他对自己的防备之心才会降到最低。

“当年我也曾率豆卢军和吐蕃人打过几仗,自信还能带兵,我就怕高大帅多虑,所以才请边将军帮忙。”

既然李清已经明确将此事定性为请自己帮忙,那这个忙自然是要帮了,边令城笑着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过几天我回龟兹时,自会替你和高仙芝谈一谈,我想他应该会给我一个面子。”

这时队伍已经集合完毕,只等李清一声令下便可开拔,李清双手一撑,从地上站起,对亲兵道:“传我的命令,立刻出发,天黑前一定要赶到疏勒!”

‘呜~~!’低沉的号角声吹响,一行骑兵再次踏上征程,向疏勒镇进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