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高力士的最后忠告(第3/4页)

但高力士随后说出的话让李清忽然明白过来,他眼前的这位李隆基的影子竟也是看中了广平王李俶,恐怕这就是今天高力士找他来的目的。

既然想通这一点,李清的思路豁然开朗,他微微笑道:“大将军肯对李清直言,毫不避讳,足可见这份信任,李清若顾左右而言他,那才是虚伪。”

他微微欠身,表现出一份以下敬上的谦虚,诚恳地道:“大将军是皇上内侍,皇上的心思如何想必没有人比大将军更清楚,广平王若没有登位的可能,大将军也不会如此关心他,我也一样,我想外放的真正目的也是为了他,但如果去苏州去做个三、五年的刺史,无非是积一点口碑,得几次上上之评,这样的刺史全国没有一百人,也有八十,可去西域则不一样,那里有战功,有足以让我一战封王的机遇,这是做二十年的刺史也比不上……”

李清侃侃而谈,高力士也用心听着,他一言不发,时不时抬头望着李清,目光锐利,李清是想将广平王推上位,这一点已经可以确认,但高力士以他几十年的官场经验,他隐隐感觉出李清急切想去西域的背后似乎隐藏着另一种目的,虽然还不能明确这个目的究竟是什么,但自己看得出,皇上上也一样看得出。

“得提醒他一下!”高力士心中暗暗道。

“侍郎曾经做过沙州都督,才能尽显,皇上心里也明白,但皇上还是决定将你外放到苏州,恐怕也是有原因的,侍郎毕竟年轻,有些事不当心,象浔阳县之事,侍郎就有点欠考虑了。”

“浔阳县?”李清忽然想起了王忠嗣,他不可思议地望了一眼高力士,自己已经十分小心,李隆基应该不知道才是。

“或许这事也怪不得侍郎,侍郎并不知道那里有一个特殊的人,便靠岸下船了,但皇上知道了侍郎曾在浔阳县驻停,他当然就会有一些联想,所以在考虑外放侍郎时,就会受此影响。”

高力士说这些其实是想提醒李清,日后去西域要事事当心,不要意气用事,更不能做些犯忌之事,让上位者产生疑虑,他见李清目光渐渐变得深沉,知道他已经听进去了,便口风一转,坦直地说道:“你既然已经去过李林甫的相国府,那他明日上呈的最后一批人事调动名单里应该有你,皇上也一定会试探你的态度,你该怎么说,就不用我教你了。”

……

一个时辰后,李清离开了高力士的宅子,夜空繁星点点,依然是那般清朗而纯净,风儿依然温暖薰香,可李清却感受到了一丝寒意,拜访高力士使他收获良多,这些日子他太一帆风顺,谋划、布局无往不利,以至于生出了一点自大之心,竟有点儿将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杨国忠、庆王、李林甫甚至于李隆基,可今天高力士的警钟却将他敲醒,并不是所有人都在他的算计之中,他在看风景,可看风景的人何尝不在看他。

李清不由想起李隆基在沙州的深远布局,当初将他玩弄于股掌之中,令他吃尽了苦头,东宫案、韦坚案,不露声色除掉一大批支持太子的人,最后废了东宫。

高力士说得对,自己要想去西域建立势力,最大的威胁恐怕就是李隆基了,想想那些曾经掌握军权的地方大员,皇甫惟明、章仇兼琼、王忠嗣,一个个都被除掉了,活者感恩戴德,死者心服口服,下一个是谁呢?高仙芝还是安禄山,或者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和北庭都护程千里,李隆基的手上似乎有一张时间表,他在一个一个地替换,一个一个地铲除,无一幸免。

“那自己呢?是不是也一样逃不过李隆基的手掌。”

李清仰望天际,那里是无穷无尽的宇宙,是人类未知的世界,那自己来到唐朝,是不是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的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