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小人眼红(第3/3页)

想到此,寒崇道试探地问道:“若灭了寒归王,不知朝廷如何对我的安排?”

李宓瞥了寒崇道一眼,虽然朝廷有意让他做滇东王,但此时却不能说出来,只淡淡笑道:“朝廷的意思是先让寒酋长做昆州刺史,若将来抵御南诏东扩有功再行封赏。”

寒崇道一愣,急道:“怎么是昆州刺史,不是说南宁州都督吗?”

李宓诧异,“谁告诉你要封南宁州都督了?”

“是李将军亲口所言,还有皇上的密旨。”

“密旨?什么样的密旨?”李宓的心中闪过无数念头,他刚刚接到李林甫的消息是封寒崇道为昆州刺史,怎么却变成了南宁州都督,竟然还有密旨,难道这个李清真是皇上派来的密使不成?

“密旨是一张白麻纸,具体内容我没见到,李将军收得太快,或许是密旨上还有别的内容,不便让我看。”

“是吗?”李宓的眼睛眯成一条缝,哪有封赏的旨意不给别人看的道理,再者皇上写密旨都习惯用黄绢,哪有用白纸的,白麻是翰林院草拟的旨意,又怎么用在此处,就算用了,李相怎么会不知道,这里面一定有问题,此事倒要弄个明白。

想到此,李宓微微笑道:“昆州刺史也好,南宁州都督也好,都是一个过渡的职务,寒酋长若努力为朝廷做事,将来的封赏决不会低。”

这时,门口士兵来报,“李将军在门外求见?”

“请进!”

说话间,李清便大步跨入房内,他虽得李隆基给他在南诏一切可从权的密旨,但他的职务却比李宓低,而且李宓才是朝廷正式委派管理滇东以及负责与南诏交涉的官员,所以李清倒不敢怠慢,进门后,他见一细长白脸的中年人坐在上首,想必就是李宓,便拱拱手笑道:“李都督亲自送粮来,一路劳累了。”

“呵呵!不敢当!不敢当!倒是李舍人为朝廷解忧,我刚刚才知道,才是惭愧啊!”嘴上说惭愧,可真实的意思却是指李清没有先来拜会他,擅自行动。

李清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心中微微冷笑,回头看了看寒崇道,寒崇道醒悟,立刻干笑两声,“我还要去看粮食,你们先聊,先聊。”说完,他讪讪而去。

李清盯着寒崇道的背影,直到他走远,才对李宓肃然道:“我护卫大唐使团南下,在义宾接朝廷命令,来协助寒崇道抗击寒归王,因为时间紧急,故来不及向李都督照会。”

“哼!李舍人是京官,眼睛长在头顶上,自然不会向我这等边疆小吏打招呼了。”

李清歉然道:“是李清失礼,这里向李都督赔罪!”说完,他向李宓躬身长施一礼。

但李宓却眼睛一翻,对李清森然道:“向不向我打招呼倒不重要,但你擅杀南诏使团,置我大唐于不义,这事你又如何解释?”

李清见他咄咄逼人,毫不领情,亦冷笑一声道:“若不截杀南诏使团,你可知道后果,我既是朝廷所派,此事我自会向朝廷解释,出了事也由我承担,不劳李都督费心,也不会连累李都督。”

李宓紧紧盯着他,想到自己在滇东事务上被架空,功劳全归此人,心中又妒又气,有心拿寒崇道封赏一事发难,但又不知他的深浅,他心念一转,便有了定计,既然他是大唐使团中人,自己去找陈希烈便是,让陈相国来教训他。

“好一个自会向朝廷解释,那好,既然李舍人得朝廷授权解决滇东之事,那我就不便插手了,祝李舍人早日剿灭寒归王,风风光光回到长安。”说完,他阴笑两声,扬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