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401章 你是谁?(第3/4页)

北宋时期,读书人地位甚高。

而太学生更是未来国家栋梁,哪怕是开封府,也不敢真个触怒太学生。

可谁又料到,秦桧派去的人差点被太学生打死……最后狼狈而走。太学生继续聚集宣德门外,请求钦宗皇帝释放太上道君,并追究签订燕山之盟的大小官员罪责。

在他们看来,这燕山之盟,丧权辱国。

而签订燕山之盟的官员,更是奸臣,是卖国贼,罪该万死。

礼部尚书梅执礼,更是罪魁祸首。

便是李纲,也被卷入其中,连带着户部尚书唐恪等人,都成了太学生咒骂的对象。

康王赵构是主持签订燕山之盟的人,但由于他是宗室,也不可能卖国,所以没有被冠以卖国贼之名。但即便如此,一个做事不利,昏庸不明,软弱不堪重用的名声,也让赵构的声望降到冰点。太学生没有冲击康王府,已是不幸中的万幸。

待赵桓反应过来时,事情已经闹大。

数万开封百姓与宣德门外伏阙谏言,支持太学生所作所为。

赵桓派内侍冯益劝说百姓,却因为冯益态度嚣张跋扈,被太学生群殴致死,更令群情激奋。

赵桓被吓到了!

一时间也慌了神……

匆忙间,他想要下令殿前司王宗濋驱赶百姓,幸好被皇后朱琏劝住。

眼见情况愈演愈烈,赵桓也不敢掉以轻心。

在姚平仲和张伯奋的保护下,赵桓登上宣德门,告知众人,所谓软禁太上道君一事,纯熟子虚乌有。太上道君奔波劳累,故而在龙德宫静养。为了使百姓相信,赵桓最后还让太子赵谌前往龙德宫,清楚太上道君赵佶也登上宣德门,表示清白。

这也是赵佶自还都以来,首次出现在百姓面前,而赵桓对赵佶的软禁,也因此不得不取消。

赵佶对赵桓,芥蒂甚深。

不过却也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而今这状况之下,还是要以大局为重,平定局势。

所以赵佶和赵桓表现的非常亲热,更手挽赵桓手臂,以示父子情深。

旋即,赵桓下旨,贬康王赵构为齐国公,更拘拿梅执礼等人,下诏要进行追查……此次太学生之乱,史称宣德伏阙。

赵桓在开封之战辛辛苦苦建立的威望,因燕山之盟而被削减甚巨。

赵佶更趁势而起,复又出现于朝堂之上,令大宋朝堂的格局,也变得极为复杂。

赵桓此前,曾大肆打压议和派。

汪伯彦等人受到牵连,令议和派元气大伤。

虽则后来有所恢复,可是赵桓和议和派之间的裂痕,却无法弥补。

而今赵佶复又出现于朝堂之上,也使得议和派之前的态度,一下子变得暧昧起来。

赵佶主政二十六年,一度大权在握,威望甚高。

宣和七年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禅位于赵桓,但其能量却不是短短一年内可以消除。

若赵桓软禁赵佶久一些,不用太久,一年足矣,便可以彻底抹消赵佶在朝堂上的势力。可是现在,赵佶迅速获得自由之后,也使得赵桓的算计,全部付之东流。

耶律余睹也没想到,大宋朝堂的局势,会演变成这般状况。

赵桓明显没有心情继续和耶律余睹纠缠下去,下诏与耶律余睹:萧庆之死,凶手为辽国余孽,与我大宋并无太多干系。若金国继续在此事上纠缠,没有任何用处。

耶律余睹,对此也颇为头疼。

原本想借助萧庆之死,为金国捞取更大好处。

可现在看来,老赵官家的态度日趋强硬,怕是难以成功……这也是耶律余睹第一次以使者的身份,前来大宋。若是没有任何建树,如何返回上京?

耶律余睹苦恼不已,却也无可奈何。

赵桓表明态度,对萧庆之死不再追究,耶律余睹若继续逗留在开封,已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