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9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3/4页)

看年纪大约在二十五六的样子,一身便装,鬓角已显出灰白色。

“李大郎?”

玉尹一眼认出眼前青年的身份,脸上露出惊异之色。

而那青年,本是一派纠结模样,见玉尹出来,便拱手苦笑道:“小乙,却不想在此重逢。”

李逸风!

居然是李纲之子,李逸风。

想当初,李逸风曾因为大宋时代周刊的事情,暗地里坑了玉尹一回。后来因为躲不过良心谴责,便与李纲反目,独自一人到了河北,甚至连太学都中途放弃掉。

一晃,三载!

玉尹乍见李逸风时,竟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受。

想当初,他才重生过来,最先认识的人,便是李逸风和陈东。

如今陈东成为他的幕僚,而李逸风……玉尹突然明白,为何高尧卿会是方才那副表情。

的确,当初李逸风害得他差点坐了大牢。不过说句心里话,玉尹虽然恼怒,却并不记恨。李逸风李纲所为,并非为私利,也是出于公心。说实话,当初那大宋时代周刊的确不适合掌握在他手里。若不是后来转给赵谌,也许早就被封了门户。

三年时间,足以让玉尹忘记当年的不快。

在短暂的诧异过后,玉尹旋即露出欣喜之色,快步上前,一把便握住了李逸风的手臂。

“大郎,别来无恙。”

一句‘别来无恙’,也把过往的种种不快,都变作了过往云烟。

李逸风看上去,可是比当初在开封时,衰老了很多。

那鬓角的白发更说明,在过去的这段岁月中,他是何等的辛苦。

见玉尹脸上那灿烂笑容。李逸风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小乙却比当年,更添了几分英武。”

两人说罢,相视一笑。

人常说,相逢一笑泯恩仇,想来便是这般样子。

玉尹万万想不到。能够在这么一个人地生疏的地方,遇到昔日好友,心里更是快活。

“我道衙内直恁吞吞吐吐。原来是这般。

三郎你也忒小看了自家,当年不管发生甚事,虽不是各为其主。却都是为了公益。

来来来,却怠慢了大郎。

若早知道是大郎在这边,我又何必一路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李逸风也笑了,“说来也是缘分,若非这肃宁出缺,自家也不会来此就任。

不过,我虽在这边,却久闻小乙在开封壮举。郭桥镇大捷,朝阳门血战以及陈桥镇死战。可谓是壮我大宋威风。真定虽距离开封千里之遥,可小乙之名却人尽皆知。”

高尧卿忍不住道:“你二人真个呱噪,客气个甚,且进账了再说。”

“衙内,你这泼赖性子。却是一点没变。”

李逸风说罢,哈哈大笑。

玉尹也笑着点头,拉着李逸风走进大帐之中。

高泽民颇有眼色,见此情况便去准备酒菜。

他年纪虽小,却颇为机灵。原本玉尹并不想带他过来,可架不住燕奴等人的劝说。只能将他带来肃宁。

“听说少阳而今已做了小乙幕僚,怎地不见他人影?”

三人入座,李逸风便好奇询问。

想当初,李逸风和陈东也算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朋友。

后来因为大宋时代周刊一事,陈东和李逸风割袍断义。但毕竟是多年好友,李逸风坐下来第一句话,便是打听陈东的情况。

“少阳另有事情,暂时不在军中。”

“原来如此!”

李逸风顿时露出遗憾之色,甚至有些忐忑。

玉尹看出李逸风的心思,想必是害怕陈东见到他,不肯原谅。

“大郎莫担心,你也知道少阳那火爆性子,过去了便过去了,哪里有许多怨恨?”

“可是我这两年给他写了不少书信,却未见他回复。”

对此,玉尹并不知晓。

不过见李逸风那一副落寞样子,便劝说道:“其实少阳也颇为关心,此前常见他打听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