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靖康耻 第349章 开封之围(七)(第4/5页)

“那虏贼,可有入城?”

“据说尚未入城……据说,是殿前司兵马使玉尹率部死战,堪堪挡住了虏贼脚步。

李尚书已命东北水门守将,步军司都指挥使张伯奋率部驰援,想必现在已经到了。”

“还好,还好!”

赵桓长出一口气,一屁股坐下来,顺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内心里,有些后悔,更有些愤恨。

当初要是不听李纲的劝阻,去应天府,或者西行关中,何至于会如此提心吊胆呢?

可恶李伯纪,为他一人声名,却让朕在这里担惊受怕。

他口口声声说,开封固若金汤。

而今金军已经打进了开封城,这又算什么固若金汤,坚若磐石?

赵桓内心里,一直不想留在开封督战。奈何李纲死活坚持,让赵桓最终不得不改变主意。

现在,被金军这么一惊吓,隐藏着心底的愤怒,便一下子被激发出来。

不过……小哥那个琴艺老师,倒是不差。

几次三番为朕挣了脸面,便是小哥也因为他,而稳住了位子。待此战结束之后,却要好生嘉奖一番。

“来人!”

“奴婢在……”

“去把耿南仲汪伯彦还有唐恪三人找来,就说……朕有事情要和他三人商议。”

“遵旨。”

内侍匆匆退去,赵桓则呆坐金銮宝殿。

一会儿是对李纲咬牙切齿,一会儿又被金军势大而感到恐惧。

不知不觉,已过了子时,就在赵桓魂不守舍,胡思乱想之际,就见内侍张大年从外面匆匆跑进来,一脸的喜色:“恭喜陛下,贺喜陛下……陛下得天之佑,朝阳门大捷!”

“啊?”

赵桓一怔,旋即起身,“朝阳门大捷?此话怎讲?”

“来陛下坐镇皇城,将士们奋勇争先。

方得捷报,朝阳门已经夺回,杀死虏贼近两千有余,更俘获虏酋长子蒲鲁虎……”

赵桓脸上,顿时露出喜色。

但那喜色一闪即逝,旋即便沉声道:“朕已知晓,你先下去吧。”

张大年刚走,就见耿南仲汪伯彦三人匆匆走进大殿。

不等三人开口,赵桓便沉声道:“方得了消息,朝阳门大捷,杀死虏贼近两千,俘虏虏酋之子蒲鲁虎……朕以为,议和时机已经成熟,你们便商议一个章程,尽快进行。

不过,此事不可宣扬,还要在暗中进行,莫寒了将士们的心。

我们手中有蒲鲁虎,正好可以做议和资本……嗯,便让郑望之主持此事,尽快解决才好。”

本以为,宋军朝阳门大捷,会使得赵桓一意孤行,和金军死战。

哪知道却得到了这么一个结果,有些出乎耿南仲三人意料。不过,这样也好……开封之战,若宋军真个大获全胜,便是李纲之流的功劳。那些个清流若在朝堂上站稳,那日后便没有议和派立足之地。而且,从赵桓的话语中,耿南仲三人还听出了一丝对李纲的不满。三人相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一抹笑意……既然陛下对李纲已生出不满,那事情……也就好办了!

“汪卿?”

“臣在。”

赵桓犹豫了一下,沉声道:“你那族弟,临阵脱逃,弃城而走,论罪当斩。

此次朝阳门大捷,有赖殿前司兵马使玉尹奋力作战,才确保朝阳门不失……斩杀汪梃之事,便这么揭过去了,你莫再为难此人。都是国之栋梁,还是齐心合力为好。”

汪伯彦闻听先是一怔,旋即脸上闪过一抹戾色。

他低着头,轻声道:“汪梃乃罪有应得,臣又怎敢去牵连他人。

不过,臣听说此次朝阳门之战,本不该如此凶险。玉尹一营兵马,竟不足千人……李尚书从朝阳门抽调两营兵马到北城,使得朝阳门兵力不足,才会有此局面。”

赵桓身为皇帝,自然不可能知道底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