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江南好 第313章 令行禁止(第2/4页)

身边陈东不时发出一连串的口令,站在高台下的小校们,则遵从口令,不断变幻旗帜。

何元庆和吉青两人,各领一队军卒,随着令旗变幻或进、或退、或突然转向、或勇往直前。

总之,两队人马在令旗的指挥下,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气势。

战鼓声隆隆作响,就见何元庆带着一队人马大步向前,步履整齐,犹如一个人在行进般。在他们身前,便是一个烂泥塘。已经走到了烂泥塘的边上,可鼓声却没有丝毫停止的迹象。何元庆带着那些人,毫不犹豫的迈步便走进烂泥塘之中。

泥水,没膝。

鼓声突然停下来,这支人马竟齐刷刷站在泥塘里,没有丝毫的慌乱。

在另一边,伴随着吉青一声大吼,他麾下一干军卒齐刷刷架起长枪,凶狠刺向前方的木靶。

董先看着,眼睛顿时一亮。

令行禁止,几乎所有为将的人,对这四个字都不陌生。

可真要做到这‘令行禁止’四个字,又是何其困难?至少在董先的印象中,哪怕是河南府的精锐之师,也无法完成这一点。却没想到,这杭州小小的应奉局兵营里,却出现了这种状况。当然,也是应奉局的人数不多,所以更方便与指挥。

若真个换做几千人,几万人,乃至几十万人的时候,未必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但董先却从这些人的身上,看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这位应奉局都监,绝不是个跑来杭州混日子的家伙。只看他这番操练,若不是用了心,也不可能做到。

“收枪……列队!”

“齐步走。”

伴随着几个简单的口令响起,泥塘里的军卒在何元庆的带领下,以走到了干地上。

这些人依旧保持着队列的整齐,步履之间也不曾透出半分混乱。

紧跟着,就听那些军卒‘一二一二’的报数声,无数个声音或高或低,或低沉或高亢,混在一起,回荡在兵营上空,透出了一股子难以用玉尹形容出来的剽悍。

董先。倒吸一口凉气。

这倒是一个从未见过的练兵之法。

就在这时,忽听点将台上玉尹喝问:“校场外站立者,何人!”

原本带着些许不屑之色的董先,此时却不敢有半点怠慢,忙一整衣袍,快步上前,插手躬身道:“末将都监府统制董先,奉杭州都监府关都监之命。前来应奉局报到。”

玉尹脸上。旋即露出一抹笑意。

“既是报到,且先验过腰牌,一旁听候吩咐。”

“喏!”

董先忙恭声回答。双手呈上腰牌。

自有小校接过,递到点将台上……随后,董先便站在点将台下。默默看着正在校场中操演的兵卒,眼中透出兴奋之色。

“觉民,或许你会以为,是本官容不得你。

但迟早会有一日,你会感谢我,因为本官为你打开了一条终南捷径。本官不知道,你是怎样看待那应奉局的玉都监。但本官要告诉你,这位玉都监,绝非等闲之辈。

他背后的水。深得很……若你真能得他青睐,他日成就必在我之上。”

关胜在送走董先的时候,与他一番恳切长谈。

除了以上内容,还有便是要他收敛起脾气,莫要在一味桀骜孤高。

只是当时董先心里正憋屈着,怎可能听得进关胜这番推心置腹的言语。在他看来,关胜不过是在哄骗他。把他骗去了应奉局之后,自家便与他关胜再无任何关系。

可如今看来……

虽说到目前为止,玉尹没有与他说过一句亲切的言语。

但董先却觉得,也许能来这应奉局,真如关胜所言。是一桩好事,是一桩幸事吧!

心中先前的不快。一扫而空。

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莫名的期盼。

操演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便是站在点将台下,也觉得有些疲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