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江南好 第305章 谋兵(第2/3页)

勿论是蔡京还是蔡攸,都不是他这一个小小的杭州知州可以抗衡。关胜虽说拒绝出兵,但却给足了李梲面子。如此状况下,李梲若再逼迫,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话已经说了,你怎么做,是你的问题。

李梲当下不复赘言,便闭上了嘴巴,不再开口。

而关胜和李梲交接了兵符之后,就算是正式走马上任。玉尹在一旁看着,也暗自点头。

关胜并非那种狂妄之徒,换做任何人,初来乍到,也不会随随便便出兵。

这说明,关胜是个沉稳之人。

可越是如此,玉尹就越是担心。

看样子,庞万春必须要尽快离开莫干山,否则一旦他和关胜发生冲突,胜负难料。

玉尹好不容易才招揽了一个人物,断然不可能眼睁睁看着庞万春吃亏。

可问题是,关胜对他态度也非常和善,说不得能够帮衬自己。两边都是自己人,手心手背都是肉,这个问题,还真个是有些麻烦。

“玉都监!”

当接风宴结束,玉尹准备告辞的时候,忽听有人喊他。

回头看去,却是一个青年男子,大约在二十上下,身高也在190靠上,细腰乍背,仪表不凡。

“你是……”

“下官关铃,忝为杭州提举弓箭手,久闻玉都监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关铃?

玉尹一怔,轻声道:“敢问关提举和关都监……”

关铃笑了笑,表现的非常平静,只低声道:“关都监乃下官家中老大人。

方才人多,家父不好与玉都监多说什么,只能让下官转告。玉都监在杭州的尴尬局面,家父也略有所闻。只是家父虽为杭州都监,却帮不得玉都监太多……毕竟这应奉局乃为官家效力,李知州领应奉局事。家父自然也不好过多干预,还请玉都监见谅。”

这关胜。果然是和自己一路人!

玉尹心中一喜,又仔细打量了一眼关铃。

方才堂上人太多,玉尹也没有去留意关铃的存在。

提举弓箭手,也是宋代武官名称,掌郡县弓箭手名籍,以及组织、训练等事宜。

宋徽宗政和五年,也就是公元1115年规定,提举弓箭手,以招募弓箭手的数量作为考核标准。换句话说,这提举弓箭手的性质。倒有些类似于东京禁军的弓箭教头。

关铃看上去比玉尹还小一些。却能做到提举弓箭手一职,恐怕也不是单纯依靠他和关胜的关系。似这种军中极为基层的武官,若没有真才实学,也难以在军中立足。

玉尹忙拱手道:“关都监好意,下官心领。

说来惭愧。下官来杭州已有月半,却苦于种种原因,始终打不开局面。此是下官才疏学浅,真个有些羞愧。可惜,李知州迟迟不肯交出兵符,令下官无比头疼。”

关胜既然让关铃和他联络,便有了帮衬的意思。

玉尹倒也不去客套,把他而今面临的困境,与关铃讲述一遍。

不是我不想做事。实在是那李梲霸着兵权,我就算有心做事,也无能为力,束手无策。

军中只认兵符,没有兵符,便有再大本事也难施展手脚。

关铃犹豫了一下。见四周无人,轻声道:“家父也猜到了玉都监的难处,所以要下官与玉都监知晓。这杭州兵事需要整顿,两三月内,不可能派上用场。若玉都监真要做事,不妨走一回潘通的路子。据说,潘通此次来杭州,除了要押解武松之外,还要押送一批花石纲送往苏州,而后转运京师……那潘通之前已派人找上了门,但已被家父拒绝。玉都监可以从这方面考虑一下,说不得能想出对策。”

花石纲?

玉尹眼睛一眯,露出一抹苦涩笑容。

“怎地又要起花石纲?”

“不止如此,此次朝廷和虏人签下盟约,要送与虏人大笔岁币。而这些岁币,多取自东南,所以应奉局这边的事务,定会越发繁重,到时候便是玉都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