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风波恶 第264章 你心可敬重?(第2/3页)

只是这件事,姐姐到现在还没有明白错在何处。”

马娘子忙正身道:“请妹妹指点迷津。”

“姐姐嘴上说错了,可这心里,却认不得错。

当初潘楼请小乙作词编曲,封宜奴亲自登门相求……而后又有诸多照拂,当小乙说要指点徐婆惜的时候,封宜奴更二话不说便答应下来,这又是对小乙何等信任。

小乙而今,已不是那个当初整日里和人争锋,打架斗殴的马行街泼皮。

他如今也算是有些名声的……也许在姐姐看来,他那名声地位算不得什么,可是与他而言,却需要有人给他尊重。否则,当初官家敕命,何等荣耀?他为何又要拒绝!别说什么他自觉才学不够,想想太乐署那些人,而今又是怎生的态度?”

马娘子听罢,沉默了。

李清照说:“姐姐嘴上说敬重小乙,可这里……”

她指了指心口,轻声道:“姐姐可真的敬重他?若真个敬重,姐姐这时候便不是坐在这里与我商量,而会亲自登门,向小乙求曲。可是在姐姐心里,小乙始终都是个马行街的肉贩,便桥的屠户,登不得台面……这样子,又如何求得好词?”

“这个……”

“姐姐,还有一句话。

当初封宜奴看了小乙的曲词,曾称赞不已,还请教小乙其中奥妙。你道小乙怎地回答?

他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细想来,这话说的不差,曲词这东西可不是讲史说书,随便可以得来。你便是现在找他,也未必马上写得出好词。便写得出好词,这时间上,也不足以姐姐周旋。”

“那怎生是好,便眼睁睁看着封宜奴得意?”

李清照听了这话,不觉心中一叹。

马娘子精明过人,而且为人品性也不算差,否则李清照也不可能与她成为好友。

只是,她有时候过于斤斤计较,比之封宜奴,却少了些大气。

恐怕这也是最近两年,潘楼蒸蒸日上,而丰乐楼却渐渐抵挡不住的主要原因……若换个人,李清照绝不会插手。

可马娘子的事情,却让她不能袖手旁观。

毕竟,这是她在开封为数不多的好友之一……在赵明诚不在身边的时候,马娘子的确给她帮助良多。这份情意,李清照不能不去偿还,也注定了不可能不插手。

“姐姐可认得这个?”

李清照取出一份大宋时代周刊,摆放在马娘子面前。

这大宋时代周刊,还是创刊号……毕竟这时代的科技不可能达到日报的水准,时间的间隔上,自然也比较长。马娘子一怔,拿过来看了一眼,“大宋时代周刊,我怎能不知?”

“可姐姐知道,这大宋时代周刊,是小乙一手所创?”

“啊?”

“若不是前两日十八姊偶然提起此事,我也不知道小乙才是这幕后之人。

他能想出这般好东西,又岂是等闲之辈?姐姐且看副版上,那篇东京美食录……”

马娘子当然看过这份报纸,不过对于副刊上那些市井文章,却真个没放在心上。

“千金一笑楼?”

她冷笑一声,“千金一笑楼的食物,也敢唤作美食?真个笑煞人了。”

李清照却笑了,“便知道姐姐没留意,可我却真个去了……说实话,千金一笑楼除却张真奴金蛇狂舞之外,其他歌舞并不出色。而他们的食物,也只能说是中上,说不上绝佳,可也不差。偏偏自这大宋时代周刊之后,千金一笑楼里宾客不绝……我偶尔听人说起,那千金一笑楼的生意,这两日足足涨了三成以上。

姐姐可知道,这三成是从何而来?”

马娘子愣了一下,低头又看了看手中报纸,“莫非是从此来?”

“姐姐有没有留意,如今勾栏瓦肆中,说书讲史的先生,除了说一些传统故事之外,有不少是拿着这大宋时代周刊里的东西说话。就拿这桑家楼来说,每到午食,便有人出来读报一篇。这楼里的客人,大抵也不缺钱两,听了之后便对千金一笑楼有了兴趣……如此一来,那千金一笑楼的客人,又岂能没有增长?还有,茶楼酒肆中,多那外地来的商人。他们对东京并不熟悉,可是却因听了这报纸上的故事,便记住了千金一笑楼……我猜,这主意必然也是出自小乙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