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风波恶 第258章 李若水(第3/4页)

“若冰,你也来了!”

青年忙让开了路,却见楼梯口站着一个青年。

看年纪,大约在三十上下,长的颇为清秀,带着儒雅之气。

他身高在172公分左右,体态略显有些纤细瘦弱。可是那双如星辰般璀璨的眸子里,却透着一股子刚硬气息。站在那里,恍若一棵古松般挺拔,令人顿生敬佩之心。

“咦,怎地博士来了?”

高尧卿和朱绚,甚至包括李逸风徐揆等人在内,纷纷上前与那人行礼。

玉尹不认得来人,但是看他的眼眉间,和李若虚有几分相似。他先是一怔,旋即便明白过来:莫非,他便是那位历史上有‘南朝一人’之美誉的李若水,李若虚的弟弟?

李若水,广平曲周人,早年间就学于太学,上舍登第。

徽宗宣和四年,为元城尉,曾做《捕盗偶成》,也是历史上,第一个记载宋江等人故事的文章。后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宣和六初,除太学博士之职。

换句话说,便是大学教授。

写到这,也许会有人问,李若虚还是太学生,怎地他弟弟成了太学博士?

这还真说不清楚,只能说李若水天资聪慧,也许有生而知之之能。而且这学问之说,达者为先,与年龄辈分无太大关系……同时,这李若水也是个坚定的主战派。

李若水笑道:“先前哥哥作文,自家还觉得不妥。

没想到……我今日一早便去了李家楼,见许多人都在讨论这大宋时代周刊。于是便看了一看,却在那副刊最后,见到那篇《西行记》,感触颇深。今日来,一是要恭喜哥哥,心血没有浪费;二来是想要见见那位设计出大宋时代周刊的玉小乙。

这其三,则想要与那文玉东,好生盘桓……但不知,文玉东究竟是何人?”

李若水这一番话出口,令众人一怔。

旋即,大家爆出一阵大笑,站在李若水身旁的陈东,更满脸通红。

忘了说一句,陈东便是李若水的学生。

玉尹听到李若水谈及自己,便走上前来。

不过听李若水说到了‘文玉东’时,也不禁笑了。

“你们笑甚?”

李若水一脸迷茫之色,想不明白大家为何会如此发笑。

却听陈东扭捏道:“回恩师话,那篇文章,出自学生之手……不过,整篇文章的构想,却是源自小乙。此前小乙曾在漠北,与女直人打过交道,所以了解颇深。

他书得好字,却不知这文章措辞,便让学生捉刀。

不过那文章里,有不少是出自小乙之口,学生并未出太多力。”

若换在后世,似这等出风头的事情,决不可能会退让出去,那厮陈东这般的老实?

李若水也知道玉尹,但说实话,了解并不算太多。

他对玉尹的认识,更多是源自于坊巷间,或是李若虚偶尔的介绍。

李若水知道,玉尹能使得好嵇琴,号称开封第一嵇琴;能操的好琴,据说技艺非凡,连太乐署那帮子心高气傲的太乐署博士,都不得不低头认输;他似乎博览群书,所以才能作《登岱》,更有那篇流传开封街头巷尾的精彩解词;他书法不错,大宋时代周刊的刊头,便出自他手笔,颇有自成一家的宗师风范……此外,玉尹能打。

曾打败过吕之士,前不久更跑去御拳馆踢馆,是一个高手。

他家里似乎颇有钱财,而且也有些见识,这大宋时代周刊便是他一手设计并投入巨资。

总之,玉尹在李若水的心目中,定为是一个多才多艺,白衣卿相似地人物。

可是听陈东这么一说,李若水对玉尹的认识,陡然又增加了一层:这绝对是位隐士!

一个隐藏于市井中的隐士。

别人或许看那篇《西行记》,会以为玉尹是夸大其词,荒诞不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