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0四章 长征(四)

何的加入,对于刘+而言,无疑至关重要。/首/发

这是一个统筹规划的天才!刘+的手底下,如今也算是人才济济。可总体而言,长于阴谋的人多,精于谋略的人多……可是在内政方面,却是人才匮乏。屈指算来,也只有曹参能上得了台面。李成在扶苏手下也当过舍人,多多少少能算上一起,除此之外,就选不出人了。

叔孙通是个学者,能成为优秀的幕僚,但是不能独当一面。

这一点,叔孙通自己也清楚。所以他从不在楼仓内部的建设上发表什么意,大都是游走边缘。

在巴蜀的审食其、周昌,也都不错。

可毕竟要打理蜀的基业,很难抽身出来……

以前,只楼仓小小一城而,最多在加上徐县这一地。

刘+还不会得太紧张。可将来要在九原郡站稳脚跟,仅四十四个县城,就足以让人头疼。

大局上的控制,曹参终究差了一。

用刘+前世的话来说,是格局小了一点。他是个做实事的人,是一个非常称职的执行者。

而萧何呢。则是规划!

这就是萧规曹随地来历。不仅仅是萧比曹参年长。而是两个人地格局差距。

萧何一接手。立刻就指出了刘+早先制定地撤离计划中。存在地问题。并且迅速进行调整。特别是把先前地百姓自行解决伙食地规定。变成了统一发放口粮。对于这个决定。刘+很不理解。

“君侯。您手中能有多少粮食?”

“这个嘛。是由老曹管理。应该足够食用了吧。”

曹参在一旁点了点头。表示刘+没有说错。

萧何笑了,“老曹所说的足够,只是相对于从楼仓撤离时的人数而言。君侯从楼仓撤离时,共有一万六千人相随,这里面包括了四千临时征召地护队。除此之外,尚有骑军一千一百人,战车百零三乘,不足两千八百九十七人,共五千四百一十四人。老曹,我说的可正确?”

曹参说:“没错。”

“驽马一千二百匹,牛九百二十一头……”

萧何侃侃而谈,把刘+手中所掌握的力量,如数家珍般的报出来,让刘+不由得暗自佩服。

这可是快五十岁的人了,记忆竟然如此惊人。

只一个晚上,所有的资料都记在了脑中。

萧何说:“可问题是,君侯一路北上,这个人数肯定要有变动。死伤难免,这个可以暂不考虑,那么慕名而来地人,又该如何处置?沛县,会增加一万多人,原武会有三千余人……这个数目加起来,君侯手下就有三万百姓相随。除此之外,从巨野到顿丘,还会有流民不断加入。”

“哦?”

萧何正色道:“君侯撤出楼仓,其实也将引发出更大规模的战争。要知道,泗水郡已经耽搁了两年农时,若继续耽搁,就算是楚军得了楼仓,也支撑不了多久。所以,项梁一定会想方设法,尽早把战场转移,以保证其后方的粮道不绝。那么,他会向何处转移?君侯想过吗?”

刘+眉头紧蹙,轻声道:“若我猜测不错,应该是想薛郡、砀郡、济北、颍川转移吧……”

“正是!”

萧何说:“大战一起,必然会让许多人流离失所。青壮尚可加入军中,那么老弱病残,妇女童子,又当如何?君侯一路北上,不可避免地会有人希望加入,不为别的,只求一口饱食。

那么,君侯能拒绝否?”

刘+面颊抽搐,苦笑一声,“只怕很难。”

“呵呵,这不是什么妇人之仁,而是为君侯留名。所以,君侯不管是否愿意,都必须收留。

那么,现在的粮食,就明显不足了……

萧何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自巨野开始,我们一路北上,至北广武城止,数千里路途,需通过六个郡,一百零三个县城。如果每个县城有五百个流民投靠,那么到达九原郡,君侯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