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二章 没落陆家 ( 3591 )(第2/3页)

有人说:此次陆逊必能高中状元!

不因为别的,就因为这蔡节地关系,他就肯定能中头名。

这样的流言蜚语有很多。偏偏陆逊还不能反驳……就算他真有本事能中头名,将来也无法抬头挺胸。如今董说出这番话语,陆逊也知道是实情。可又有什么办法?难道抛弃蔡节?

陆逊做不到……

董淡定一笑,“你也莫妄自菲薄!陆逊,我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家伙,就算没有科举,将来也能出人头地。看样子,你也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如今也非常的苦恼,是不是这样子?”

“正是!”

“我也没有把你看作是外人,也不想说什么虚情假意的话语……陆逊,我不希望你参加科举。”

“啊?”

陆逊惊讶的抬起头,看着董。

董说:“科举呢,不过是用来收买士子之心的一种手段。相信你也清楚,我之所以放科举法令,一方面是为了给寒门士子一条出路,另一方面嘛……我不想将来在关中,有老袁家那样的世族,来控制或者干扰朝政。陆逊,我现在给你一个机会,但不知道你能否把握住。”

陆逊忙躬身一礼,“还请千岁明言!”

“可知江东周郎否?”

陆逊先是愕然,旋即点头道:“可是那曲有误,周郎顾的周公瑾吗?”

“正是!”

董站起来,从书桌上拿起一张牛皮鞣制而成地荆襄地图,展开来后,让陆逊上前观看。

“如今,我已掌控荆南四郡。可恨周公瑾阻挠,是荆南之地始终不能平稳下来。我和他打过交道,的确是个有手段的家伙。文韬武略,都不一般,尤以在水军方面,更加的厉害。我在荆襄,有锦帆营一军。水军都督甘宁,勇武异常,然则在周瑜的打击下,是连战连败。”

董直勾勾的盯着陆逊,“我要你帮我扭转这个局面,将周瑜的人头拿来,做我家文姬的聘礼!

陆伯言,你可敢应下?”

董说完,非常安静的看着陆逊。

用东吴未来的水军大都督,来收拾如今地水军大都督……

也许能够成功,也许会失败。但总归要尝试一下,否则任由周瑜在大江上纵横,终归是个隐患。荆南不宁,则荆北难以平定。荆襄不宁,则江东、豫州不宁。扬豫不宁,则天下不宁!

董这是一场赌博,胜负尚未可知。

陆逊显然没有能想到,董会委任他如此重要的事情,一时间却说不出话来。

是啊,想他声名并不显赫,虽不能说是家破人亡,可也算是差不多。董能如此信任他,看重他,的确是出乎了陆逊的意料之外。许久之后,陆逊一咬牙关,向着董再次施了一礼。

“学生绝不会辜负千岁的厚望,不取周瑜首级,誓不踏足长安。”

董一笑,“既然如此,那你就准备一下吧。我会让石韬注销你在三学的学籍,出征前要多陪陪文姬。至少要向她说清楚,莫要让她以为,我是以此借口来阻挠你们。再过一个月,会有一批辎重从西川转运武陵。你就随着那批辎重出发……告诉甘宁,我要锦帆营在大江畅通无阻。”

“学生,明白!”

随着寒冬的来临,河水冰封。

袁绍在经过了白马之败以后,趁着大河冰封的寒冬时节,强渡河水,于曹操对峙于濮阳城下。

此战,袁绍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六十万冀州军,真地是倾冀州九成以上的兵马,在濮阳展开了一场拉锯式的血战。

而曹操也只得调集人马,自青州抽调出了二十万人马,加上兖州豫州的兵马,共四十万人。

双方的总兵力,达到了百万之众。

从濮阳至苍亭,百万大军盘根错节地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扭麻花似地地形状。联营数百里,每一天都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战事。少则百余人,多则数万人地战事变得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