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三章 兖州巨变 ( 5106 )(第3/3页)

边让这个人,道德文章都非常的好,却有一个毛病。

他太清高,只要是看不顺眼的人,不分场合,也不管你是什么人,开口就骂,闭口讥讽。之所以边让不愿意跟随刘,因为刘是李傕任命的官员。而曹操,也向李傕郭表示过听命,在边让眼中,曹操如今的官位,就是因为这样才换了回来。

想想看,边让能给曹操好脸色吗?

所以,非但拒绝了曹操的邀请,还把曹操臭骂了一顿。

曹操表面上不生气,可这心里面,却憋了一股火呢。边让在家乡,整日的抨击天下,咒骂曹操。喝多了,还在几根木头上写下了曹操、李傕郭、薰俷、刘等人的名字。然后和家人玩儿投壶之戏,用箭支投掷那几根木头,中者就可以喝一觞酒。

你骂人没关系,可你如此做……

想曹操好歹也是个诸侯,这脸面往何处搁置。

一怒之下,就把边让给抓了起来。也是这边让不知死活,说两句好话,曹操也不会真地杀他。可他却要表现什么气节,在牢里照样是天天咒骂,把个曹操地耐性,是彻底骂没了,命程将其鸠杀于牢中。不过,曹操还是爱惜边让才华,没有追究其家眷。

如果换个人,曹操杀也就杀了。

但边让却不一样,那可是闻名天下的士子,就连当年何进,也对这个人是非常礼让。

其著有《章华赋》,流传天下,名声极为响亮。

曹操把这个人杀了,却是惹怒了兖州士族。不过士族们也非常的聪明,曹操在地时候,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如今曹操不在,又加上沮鹄在州的一阵折腾。

边让的儿子边昭,可就坐不住了!

在浚仪老家起兵造反,登高一呼之后,大半个兖州的士卒莫不跟随,全都造起了反。

曹仁数战未能平定叛乱,反而让边昭等人越发的强盛起来。

这士族造反,可不比张角那等叛乱。颇有章法,令曹仁等人头疼不已。

短短半月,濮阳等地纷纷失陷,只剩下了东阿范县等三地被荀彧等人死死的守住。

曹操闻听这消息,顿足失色,“兖州有失,我等将无家可归……可下告破在即,若就此撤军,我实不甘心。陶谦老贼,与我有杀父之仇,焉能任他逍遥自在?”

郭嘉等人,也感到很恼火。

的确,徐州再几日的光景,就能破掉。

这样放弃了,别说曹操不甘心,大帐中的众将官,又有谁能感到甘心?

可如果兖州真的丢失了,曹操就等于失去了立足的根基,也不能小心的对待此事。

郭嘉轻轻摇曳折射,眼珠子滴溜溜一转,计上心头。

“主公,如今局面,当以兖州为重。徐州……只需不过暂放于陶谦之手而已。嘉有一计,可令徐州动荡。待我等收拾了州之后,再回头收取徐州,不过是易如反掌。”

曹操闻听,眼睛刷的就亮了。

“奉孝,愿闻其详!”

————————

注:关于边让之乱,历史上确有其事,曹操曾因此事,险些失了整个州。

另外关于曹操是不是宦官出身,也有不同的说法。历史上曹腾有两个兄弟,按照规矩,是不太可能从外姓人手里过继子嗣。而且,曹操的女儿后来和夏侯家是有姻亲关系的。按照当时的规定,同族人不可通婚。

如果曹操真的是夏侯家过继过去的,那就不应该与夏侯家结亲。

所以,曹操是宦官出身的说法,应该是罗大大为贬低曹操,而特意杜撰出来的身世。当然,这个东东还需要查证。

个人更偏向于黎东方教授的观点,也就是曹操本就是曹氏族人,和夏侯家也许有亲戚关系,但绝非是从夏侯家过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