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七章 一动不如一静 ( 5836 )(第3/4页)

薰俷不禁惶恐,“那怎么办?”

蔡道:“还能怎么办?现在,只能见招拆招。所谓一动不如一静,我们就小心行事,暗中观察。”

仔细想想,似乎确实是这样的情况。

薰俷又想起了白天在街上听到的民谣,忍不住说了出来。

薰卓一蹙眉,“西头一个汉,应是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东头一个汉,应该是说光武皇帝旺于东都阳。自高祖皇帝起,历经十二帝,逢王莽而断绝皇统。如今,自光武皇帝到现在,恰好又是十二帝。天运轮回,难不成是说我们应该迁都长安?”

薰俷急道:“父亲,万万不可。若是我们迁都,则早先血战的成果,也就付之东流。”

薰卓挠着头,苦笑道:“可问题是在于,阳破败,实不宜再为帝都啊。”

“可是……”

“西平,你不当家不知道这当家的苦楚。一把大火,让阳城防尽毁不说,只怕这龙气也……修缮,需要钱粮;百姓安置,亦需要钱粮,仅这两项,国库就入不敷出。”

叹了口气,“现在真的是焦头烂额,眼见着许多事情去做。”

“竟然如此困难吗?”

“何止于此啊。你那部将班咫,地确是有勇有谋,可手段也极其狠辣。一把大火虽然少死了南路军,但大谷的存粮,也几乎被他烧掉了大半。如今。两大粮仓,只剩下了一个。春耕已经开始,我们要面临地窘境,只怕会更多,又如何是好呢?”

李儒可算是找到了一个机会,把这些日子来的苦水倾吐。

他掰着手指头说:“伊阙关被烧。需要重建。大谷仓被毁,也需要重建……还有,孟津此次也暴露出来了很大地破绽,需要加强防御。凉州方面,因张邈、马腾的叛乱,暂时无法给予我们支持……还有,各军损失颇大,也需要重新补充和调整。如果再担负上阳这么一个烂摊子。只怕不足三个月,我就要被逼得上吊了。”

看着李儒愁眉苦脸的模样,董俷忍不住笑了起来。

“姐夫,至于这么严重吗?”

一直没有开口的董旻则苦笑道:“何止这些……并州如今无主,鲜卑屡屡进犯。他进犯并州我倒不担心,可是已经数次自并州突入梁山,和南匈奴联手窥视关中。”

薰俷不禁收起了笑容。

“父亲,我正要说这件事。我拟成立一军,将此次联军俘虏集中起来,屯军于安定、石城和北地三郡。一俟整备妥当。兵发朔方,即可平定胡乱,又能练成一军。”

李儒立刻道:“岳父,你看看,你看看,我这边刚说了没钱。西平就凑过来要钱。”

那模样,着实让人发笑。

气氛随着也一下子缓和了不少,董卓紧绷着地脸,露出了一抹笑意。

“西平这个建议,不错……不过自成一军倒是不必。如今华雄重伤,汉安大都护一职空缺。这样吧,明日我上表朝廷,封西平为车骑将军。吴忠侯,领汉安大都护,镇西将军……总督雍凉二州,坐镇长安……恩。麾下可设汉安军一部,如何?”

薰俷差点没噎死!

这么一大串的封赏,可他只有二十岁啊。

车骑将军,那是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的职务,也是大汉第一等的军事长官。

镇西将军,表明了他的所辖范围,在雍凉二州。也就是说,两州军事,归于董俷。

吴忠侯,是一个县侯,说起来和早先的侯差别不大。

但吴忠县位于北地郡,等同于是说,你董俷就是北地、安定一地的地头蛇。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最厉害的就是那个汉安军。也就是说,董俷可以自行组军了。

早先董卓也同意董俷自行组军。

可那时地组军和现在的组军,完全是两个概念。当时董卓为河东太守,所谓的组军,不过是私军而已。可现在,董卓为太师,等于是说,从此大汉将多出一支正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