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昭宁大事记(一) ( 8622 )(第4/6页)

坐在酒席当中,闷闷不乐的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却听董卓开口:“我有一言,请诸公评定。”

坐在次席中的种拂,顺势迎合:“不知董公有何高见?”

“天子为万民之主,无威仪则不可以奉宗庙社稷。当今圣上懦弱,自阉寺祸乱之后,却少理朝堂之事,整日里只知伤感。陈留王聪颖,当为明主。先皇亦曾有旨意,欲由陈留王继承帝位。此乃先皇诏书,我欲请诸公见证,行废立之事,可否?”

说着,有人呈上了汉帝诏书,传递下去。

所有人都惊住了……

谁也没有想到,董卓会在酒宴中提起这件事情。不由得一个个心中惶恐不安起来。

诏书传入手中,看了几眼,确实是真的。

可这在座的,都是道德之士,心里说:你董卓不过是个良家子,有何德行做这种事?

但这些话,谁又敢说出来。

丁原在下面勃然大怒,待诏书传到了他的手中,一脚踹翻了酒案,站起来把诏书撕的粉碎。

“董卓,你不过是个良家子,竟大言不惭要行废立之事!天晓得,这诏书是真是假,你无德无能,胆敢如此?当今圣上,乃是先皇嫡子,登基为帝,本就是天经地义。且登基之后,又没有失德之处,你怎敢说出这种大逆不道之言,实不为人子。”

其实,丁原说地也没有错。

可如果他能把话语说的婉转些,董卓说不定还能考虑一番。

他死了诏书,而后又指着鼻子怒斥董卓,当着这么多人,却又让董卓

如何保全。

丁原心里本来就有火,说起话来更是非常刺耳。

薰卓大怒:你骂也就骂了,怎么还敢把诏书死了?你以为,没了诏书,我就不敢吗?

呼的站起来,厉声喝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那股子在凉州养成地野性发作。董卓手扶宝剑,怒视丁原。

种拂连忙劝阻:“今日酒宴,只谈***。莫谈国事。丁建阳想必是喝多了,董公何必在意。”

丁原怒道:“种颖伯,助纣为虐,必不当好死!”

薰卓闻听更怒,就想杀了丁原。酒宴中地文武大臣连忙上前劝阻,同时有让丁原离去。

这本来也没什么事了。

薰卓气消了。自然不会在意。

哪知丁原在回家地路上,却遇到一行兵马押着一众犯人。

火光中仔细看,丁原不由得大吃一惊。那被绳索捆绑的人,竟然是王允。连带着王允身后八十九人,全都是王府中的家眷。而押送地兵马,却不是大理公差,反而是北宫卫。

连忙上前阻拦,却见为首一员大将。手持三尖两刃刀,盯住了丁原。

“北宫卫办事,来人止步!”

“尔等怎可如此大胆,为何捆绑王大人!”

“王允勾结太平道反贼。血洗迎春门大街,杀人无数。奉鄂侯之命,特押送审问。”

“胡说八道,王大人怎么可能勾连反贼?”

这时候,王允大声喊道:“建阳公,休要听他们胡言乱语。朝中奸党再起,董卓大逆不道,擅捕朝中大臣,有谋逆之心。我王允一腔热血,定不会向他们屈服。”

过来两个北宫卫,上去就是一顿拳打脚踢。

把个王允打得头破血流,满脸的血污。丁原看着不认,想要上前阻拦。

那员大将一振兵器,“再不让开,休怪我心狠手辣……”

丁原前来赴宴,也没想到会遇到这种事情,所带的只有十几个亲卫。而北宫卫却有数百人,为首的将领,更是面目丑恶,看上去好似凶神恶煞一般,大刀寒光闪闪。

酒亦醒了,丁原眼睁睁的看着对方把王允一家大小押走,可心里的愤怒,却不可抑制。

径自出城,来到大营里。

坐在中军大帐,丁原越想,越感到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