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 廖化怎能做先锋(一) ( 6196 )(第3/4页)

想想,似乎杜远说的也没有错。

廖化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该放了那女人。”

“我说你脑壳坏了,你还不服气!”

杜远扭头,看了看队伍中的车仗,冷笑道:“到手的肥肉,老子从不会吐出去。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就是一群盗匪,还***讲仁义?连士人都不讲仁义了,你讲个屁的仁义。我想好了,王允不是让咱们把人卖去胡人那里吗?老子才不会干。”

廖化奇道:“那你想如何?”

“元俭啊,你看看,如今白绕军两千人马,尽在你我手中。以你我的才能,加上这些人马,还愁不吃香喝辣?过了函谷关,咱们往秦岭一钻,有王允送给咱们的这么多财宝,当个山大王多快活。你做大哥,我做二寨主,嘿嘿,那小娘长得也俊俏,虽然不是黄花闺女,可给咱们当个压寨夫人,却是绰绰有余,你说如何?”

廖化闻听,勃然大怒。

“杜远,怎能有如此龌龊想法?”

“龌龊?这年月,不龌龊我们能活下去吗?”

廖化的面颊抽搐,似乎格外犹豫。

杜远说:“元俭,这件事咱们可以慢慢商量。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抢先通过函谷关。”

想想,似乎也有道理。

廖化当下点头答应,“既然如此,我们就赶路吧。”

经过一番争论,谁也没有说服对方。不过有一件事情倒是明确下来,那就是要先逃离险境。

毕竟不过函谷。总是在危险之中。

廖化杜远。率领着人马,押运着车辆,晓行夜宿。一路上疾驰,在离开阳的

天亮时,终于抵达绝涧。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雄关要塞。

始建于春秋战国中,是阳与长安地咽喉。

古有诗句赞美此处: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又有‘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地说法。函谷关以东,为关东;函谷关以西,为关中。想当年,秦依靠函谷关,阻六国兵马。令关前伏尸百万。而关中之地,却是毫发无损。

看到了绝涧,杜远廖化,都不由得为之长出一口气。

只要能过了函谷关。就算是平安了。

正要下令加快速度,火速通过函谷关。突然间。身后传来人喊马嘶的声音,铁蹄轰隆隆踏踩大地,地面似乎为之在颤抖。杜远廖化脸色一变,扭头向身后观望。

此刻,天光大亮。

只见远处天边,狼烟滚滚。

一队铁骑,疾驰而来。正是隆冬,那些铁骑喷着白气,身上还冒着蒸腾的水雾。

恍如一群怪兽,令人心生恐惧。

最前方,却是一员大将,马旁边跟着四头如同狮子一样,全身雪白地獒犬。

掌中横槊,面目狰狞。尚有一段距离,在马上厉声咆哮,声若巨雷炸响:“贼子,纳命来!”

不好,官军追上来了!

廖化和杜远都没有见过董俷,可董俷的样子,却是听人说过无数次。

要知道,当年就是因为董俷,迫使太平道不得不提前举事;有因为薰俷,使得豫州战场,太平道溃败。仅一个宛县,几乎阻挡了南方部三分之二的兵马。而作为这场战乱的主角,董俷的形象,早已经被无数人形容的如同凶神恶煞,狰狞厉鬼般可怖。

廖化和杜远,都是黄巾成员,自然也知道一个端倪。

今看见之后,下意识地就反应过来:安宁亭侯追上来了……

“杜远,带着车仗走,我留下来阻敌!”

廖化厉声吼道。

而杜远却说:“这怎么可以,大家兄弟一场,要走的话,我们就一起走。”

“走,否则一个都活不了!杜远,若是你能活命,听我一句,把那女人放了。留在身边,你终是那安宁亭侯的敌人,只怕到时候,你将会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