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放长线 ( 3689 )(第2/3页)

董卓想了想,轻轻点头,“贤婿言之有理。母亲让我做主,只怕也有这样的想法。”

“老夫人不是送来了那个唐周吗?其实已经为我们谋划完毕,我们只需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到时候岳父必将成为大汉功臣,区区河东卫家,还不是手到擒来?”

董卓笑逐颜开,“贤婿此计果然是妙,就依贤婿之言,此事由你负责打理。”

李儒迟疑了一下,说:“另外,此次多亏了大姐及时回家,否则家中恐怕危险。岳父,大姐夫千里迢迢前来求官,我看不如就帮他一把,也可以安大姐的心愿。”

董卓站起来,在客厅中徘徊。

“玉儿的意思我明白,此次她让北宫伯送来赤兔马,我也非常喜欢。可是文正,你也知道满朝文武对我甚看不起,若我为北宫伯求官,只怕会招惹他们的嘲笑。”

李儒冷冷一笑道:“岳父大人,就算你不为大姐夫求官,难道满朝文武就不笑你了?”

“这……”

“您向大将军示好,殊不知大将军对您未必放心。您权柄越重,他就越发的对您防范。与其这样,不如干脆一点,告诉大将军您和那些清流没关系。同是豪强出身,大将军又怎能不明白?再说,说不定您越是为家人求官,大将军越高兴。”

说实话,董俷的长相随董卓,只是比董卓看上去更丑一些。

特别是那双眼睛,细长的给人一种很阴森的感受。而这一特征在董卓身上更明显。

他眯起眼睛,眸光闪烁。

“文正可否详细说明?”

“岳父,莫非忘记了那萧何求田问舍吗?”

萧何是西汉开国元勋,也是汉高祖刘邦最为倚重的人。其人精于内政,刘邦和项羽交锋屡次战败,但兵源和粮草从未断绝。有一次刘邦出征,将举国政务托付给了萧何。说刘邦不怀疑萧何,那是屁话。家底子都交给了对方,要是萧何有一点不臣之心,刘邦就死无葬身之地。

为了消除刘邦的疑心,萧何就强买田地,做出求田问舍的姿态。

当一张张状纸送到刘邦的面前时,刘邦反而疑虑全消。李儒提起求田问舍,让董卓恍然大悟。

李儒接着说:“二姐夫信中说,临洮官员被马贼所杀。而老夫人派二姐前来,其实就是告诉岳父,临洮决不可落入他人之手。既然大小官员被杀,索性任命二姐夫为临洮县尉。官不大,却是实权。再加上咱家中的势力,临洮可谓固若金汤。”

“此计甚好,甚好。”

“岳父可为大姐夫求官,一来是安大姐的心,二来则能收买大姐夫。大姐夫虽然本事不大,可毕竟是金城破羌的首领。给他一个官位,他还不对您俯首帖耳?家中若能再给大姐夫支援,西凉羌人谁能是大姐夫的对手,到时候羌王非他莫属。”

董卓一皱眉,“北宫伯做羌王,与我有何干系。”

李儒握紧拳头说:“如今世族当道,想要飞黄腾达,就要有拳头。大姐夫为羌王,则西凉数十万铁骑进入岳父毂中。谁要动岳父,难道就不考虑一下西凉铁骑?”

董卓两眼放光,“文正果然是老成谋国,此计甚好,甚好!”

拉着李儒又商讨了一些细节,董卓这才放李儒离开。

站在太守府的台阶上,李儒突然笑了。

都说董卓聪明,其实最聪明的人,恐怕还是老夫人。

两千马贼,加上数千太平道众,凭牛辅就能平息?他李儒打死都不会相信。

对牛辅没恶感,但李儒也知道,此人无大才,能做个中郎将就已经是他的极限。

牛辅生性稳重,说白了就是胆小。

此人能治理一地,但若要搏杀两军之间,只怕才能就不够了。这里面,定然有人相助。

大姐董玉是其一,不过绝不会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