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二十二章 都棱镇(二)(第4/4页)

不过,由于琉璃制品的工艺复杂,几十道工艺下来,成品非常困难,以至于这琉璃制品,就成为当时权贵们所青睐的东西。此时的琉璃,和后世的玻璃区别很大,也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即便是魏晋时期,曾有大月氏人在长安公开了琉璃的制造工艺,使之可以小规模量产,却也只是缓解了上层对此的需求,而在民间,仍属贵重物品。

李言庆府中,就收藏有一些琉璃制品。

但没有想到的是,会在这岭南蛮荒之地,发现这样的店铺。

琉璃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所以很难出现式样相同的制品。也就是说,每一件琉璃制品,都是独一无二。即便外形有相似之处,但细节上,肯定会有几大差异。

这店铺中最为醒目的,是一件琉璃浮屠,也就是琉璃佛塔。

李言庆走上前去,刚想仔细观瞧,就听有人用生硬的汉语道:“客人,千万别动。”

扭头看去,却是一个须发略显曲卷,肤色黝黑的异国男子。

“为何不能动?难道你这里的东西,不是买与客人的吗?”

那异国男子连连摇头,笑道:“客人误会了,小店只负责收货,并不贩卖。”

“哦?”

“上国神物,非等闲人可用。”

这一句话,似乎表明了这异国男子的来历。

非等闲人可用,岂非专供王公贵族?

“你是何方人氏?”

“小人来自天竺……”

“可是那佛法兴盛之国?”

异国男子顿时兴奋起来,“上国大人,也知天竺?”

当然知道……我还知道,过几十年,一个中土和尚说不得会去天竺求经呢……

只是,这天竺人为何会在这偏僻之所开设店铺呢?

李言庆不由得有些好奇,于是和那天竺人闲聊起来。也许是因为少有人能聊到一处,天竺人显得很健谈。一来二去之下,李言庆从他口中,知道了一个端倪。

原来,这天竺人是专为天竺贵族采买琉璃的商人。

原本是通过西域,在长安进行买卖。可是由于中原战事频发,局势混乱,使得天竺人的生意渐渐困难起来。特别是随着隋室衰弱,西域又变得混乱,这商路随之封锁。

琉璃,起源自会稽地区,能工巧匠,也大多于此。

隋炀帝死后,沈法兴作乱,使得江东也陷入战火之中。

当地许多能工巧匠,开始向岭南迁移。这天竺人得知消息后,索性也来到了岭南,开设这么一家店铺,专司收购琉璃。他一年出一次货,所得利润极其丰盈。

李言庆不禁好奇起来,“西域商路不同,你又如何出货?”

“哦,小人通过交趾,走真腊国……虽说这路上会多出许多开销,却贵在安全。

小人的东家在文单城也有些实力,故而小人只需要把货物送至文单城,即刻获得回报。只是这些时日,上国似有些动荡,以至于小人这生意,也受到些影响。”

“走交趾?”

李言庆和沈光相视一眼。

那不是萧铣的地盘吗?

“是啊,从这里到交趾,非常方便。

麦将军到此后,就设法开通了交趾的商路。沿途有俚人护卫,只需交足了税赋,即刻顺利通行。”

“有很多商人行走交趾吗?”

“很不少……”天竺人挠头笑道:“如今交趾已非常繁华,不禁有陆地行商,还有许多商人从海上过来。都是通过交趾进行交易,一来方便,二来也很安全。”

李言庆隐隐约约,捕捉到了什么东西。

交趾、钦州、邕州、两湖……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似是想要从中寻找出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