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六章 长安好(第4/6页)

“李王的文采,的确不一般啊!”

襄阳公主忍不住轻声道:“盛名之下无虚士,果然名不虚传。”

窦诞也轻轻点头,“如此文采,只怕这长安城中,少有人能够超过这位河南王。”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传话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随着李言庆歌声在苍穹回荡,沈光操舟,缓缓而去。

画舫上,窦诞和襄阳公主目瞪口呆,但见那一叶扁舟消失这绿柳花丛,耳边仍回荡着,言庆的歌声。

“此君,乃真名士!”

窦诞,忍不住一声感叹。

言庆的诗词中,虽然没提起半句‘曲江’,却把曲江之美,演绎的淋漓尽致。

而岸上的那些长安人,更久久不愿离去,似在回味,那诗词中奇妙的滋味。

※※※

“人生七十古来稀,暂时相赏莫相违……”

房玄龄忍不住赞叹道:“言庆一语,道尽我心中事啊。”

李言庆翻身上马,笑道:“房兄,既然如此怀念长安,何不回来?”

“回来,如何回来?”

房玄龄跳下小舟,自有随从牵马过来。

“自古以来,北伐南者多矣,而未闻南伐北可成。”

房玄龄笑道:“成与不成,尽人事耳。”

两人看似很随便的一言一语,彼此都已经清楚了其中的含义。

房玄龄何尝不知道,李渊不会低头?这一点,从李渊对待他的态度,就可以看出端倪。

不过,他不怕!

因为他还有后招……

“言庆,如今为人臣子,滋味如何?”

他很清楚,李言庆在朝堂中的尴尬地位。

李渊想用而不敢用,言庆看似官爵甚高,但手中的权柄,却比之当年,减少许多。

李言庆微微一笑,“房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啊?”

“世上总有些事情,非你我俗人可以看穿啊。”

言庆一副高深莫测的笑容,却让房玄龄,感到有些忐忑。

今日出游,他本想试探李唐的态度,同时能撩拨一下言庆和李唐的关系。倒也不是他对言庆心怀恶念,只不过各为其主而已。但言庆的表现,却让他不免踌躇。

“房兄,天也不早了,我也要回去了。

长安美景甚多,你比我熟悉。不如我们明天去灞桥一游,赏那灞桥垂柳之美,如何?”

房玄龄一笑,“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如此,咱们不见不散!”

李言庆送房玄龄返回鸿胪寺驿馆,而后又和郑宏毅告辞。

“王爷!”

“恩?”

“太子明日在崇文馆设宴,让我问你可有时间?”

李言庆心知,自己如今是众目所视。他本不想和李建成走的太过接近,但是他抵达长安之后,李建成已经几次相邀。若再不答应,定然会令李建成心生不满。

不过,若自己去东宫赴宴,想必会令二郎压力颇大吧……

能让李世民感觉不舒服,李言庆还是非常乐意。

于是沉吟片刻,他点头道:“太子相邀,我怎敢不去?这样吧,你回去告诉太子,请他约定时间。”

郑宏毅喜出望外,连连点头。

两人在朱雀门分手,言庆突然唤住了郑宏毅。

“宏毅!”

“恩?”

李言庆牵着马,走到郑宏毅的身旁,低声道:“有一句话,出我口,入你耳,仅此而已。

在太子府,莫要太出风头。

你是郑家长房,无需依附于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