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六四章 李神通(三)(第3/5页)

郑仁基顾不得与郑元寿几人寒暄,一把攫住郑宏毅的手臂。

“宏毅,我问你……你回荥阳,可拜访过李郎君?”

郑宏毅一怔,挠挠头,有些尴尬道:“爹,您知道我现在的身份,言庆哥哥如今还为隋室效力,我若冒然出现,岂非自投罗网?”

“那就是没有和李郎君说过?”

“哦,没有!”

“贤弟,你这是怎么了?我们本就是秘密前来,怎可能与李家小儿照面?”

郑元寿对言庆,始终存着几分怨念。

他虽然很赏识言庆,可他的亲生儿子,当年就是因为李言庆不去洛阳,逼得郑元寿亲手斩杀。

哪怕郑元寿也清楚,那是郑醒咎由自取,可这心里,终究对言庆有些许不快。

郑仁基看看众人,而后苦涩一笑。

“元寿哥,如今荥阳,已非当年荥阳。

郑氏虽则依旧尊崇,却是因为李郎君一手捧起……说句不好听的话,这荥阳县里,到处都是李郎君的耳目。我原以为你们已通知过李郎君知晓,所以没有过问。可是现在……李郎君已经觉察到你们到来。”

郑元寿一怔,“他觉察到又能如何?”

“元寿哥,刚才长孙郎君将我招去府衙。

哦,那长孙郎君就是当年长孙大将军的小公子,如今官拜荥阳司马,平日就驻守在牛渚口。

以前他见我,总是很客气。但今天……他告诉我,自九月十日开始,荥阳郡将重修税法,并整顿户籍。以后,李郎君将不会以人口计税,而已土地丈量。其中深意,大兄可明白吗?”

“废人头税,改田赋?”

郑元琮惊叫一声,旋即怒道:“李言庆未免太骄横了吧……他这哪里是重修税法,分明是拿我等开刀。咱郑家在荥阳县土地最多,岂非税赋最重?仁基大哥,此事万不可点头,否则我郑家当难以维计。”

一直没有开口的男子,在一旁眉头一蹙。

“二兄莫急,且听郑公说完。”

郑仁基道:“我不点头,又能如何?

如今二房走的和李郎君更近!郑为善几乎惟李郎君马首是瞻,而且南来族人,似乎也没有意见。

刚才在回来的路上,祖行公偷偷给我露了一句。他问我近来是不是出了什么差池……我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可到家门口这才明白,这所谓摊丁入亩的税法,恐怕是李郎君有所针对。”

他没有说明李言庆是针对什么,可在场的人,全都是聪明人,焉能听不出其中端倪?

郑元寿和郑元琮下意识的向中年人看去,却见中年人的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少君。”

郑宏毅连忙上前,“大将军有何吩咐?”

中年人苦笑着看了一眼郑宏毅,“烦劳你持我名剌,连夜赶往巩县,拜会李郎君……就说,我将不日抵达。”

“大将军,您这是……”

郑元寿惊呼一声,“您这要是去了巩县,无异于羊入虎口。那李言庆乃心狠手辣之徒,焉能放过您?”

“郑公放心,李郎君绝不会对家父如何。”

一旁的青年开口道:“不如这样,我和郑少君先行前往巩县,可当面向李郎君解释一下。奉节说过,李郎君非不讲道理的人。只要把事情说清楚了,想必他也就不会再为难郑公了。”

这父子二人一番话,却又让郑仁基、郑元寿等人如堕云雾之中。

郑宏毅突然一激灵,向青年看去,“道彦兄,你是说……”

青年摇摇头,“此事说来话长,绝非一两句可以说清楚。不过李郎君与我等关系非同一般。

郑公,此次李郎君所为,并非针对郑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