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五三章 养真(第2/5页)

“荥阳郡是东都之钥,河洛咽喉。

可同样,这里也是四战之地。自通济渠开,更使得这里成为八衢要冲之所。我起兵响应可以,哪怕是和李密结盟,也势必会遭受来自八方的攻击。李密此人不可靠,关键时候捅我一刀,也很正常。王世充更与我有大仇,断然不会放过我。我虽任河南讨捕大使,总督四郡五十二县兵马。可时间太多,根本无法建立起属于我自己的力量。况且,四郡五十二县,又有多少人,还愿意听从皇帝的诏令?说好听我是河南讨捕大使,说难听,不过是个空壳子。

所以,我不能起兵响应叔父!而且叔父若在这样的情况下,连立足都无法做到,我响应又有何用?

他要我响应,可以!

待他坐稳关中,兵出通关之后,我二话不说,立刻起兵。”

李孝基没有生气,反而露出满足的笑意。

“玉娃儿,你能保持如此清醒头脑,我就算回去,也能放心了。”

李言庆说的是实话,没有半点虚假。河南讨捕大使治下所谓四郡五十二县,包括荥阳郡、东郡、梁郡和颍川四郡。如今,东郡已经是全盘糜烂,成为了瓦岗寨的大本营;梁郡自顾不暇,早已经民力匮乏;颍川郡同样,久经盗匪袭扰,早已不堪重负;而荥阳郡本身虽元气尚存,可开封、尉氏、新郑、阳城、大梁城五县失守,李言庆手里只剩下六县治下,又何来五十二县之说?

若是这河南讨捕大使能早两个月落实,李言庆定然能整合出一部分力量。

可如今,给他的时间太少了……

言庆到现在,对五十二县的概念还仅止于一个名字,大部分县城,他根本就没有去过,更谈不上了解。

不过,言庆听李孝基这一句话,不由得大吃一惊。

“爹,你要回哪里去?”

李孝基在书案旁坐下,笑呵呵道:“自然是回太原。”

“为什么?”

“言庆啊,爹这次过来,一是要为你促成婚事,也算了结了爹这心里的一桩牵挂;二则是向看看你这边情况如何,需不需要爹帮你。本来,爹把这么大一桩事压在你的身上,于心不忍。可现在看来,你做的很好。如今你手下也算是人才济济,待你正式走马上任后,兵多将广或许说不上,但也能为一方诸侯。爹也算放心了……

如今,你叔父在太原起兵,必然是百废待兴,也是急需人手。

虽则他帐下也聚集了不少了不起的人物,比如无垢的族叔长孙顺德、还有你窦叔祖的族侄窦琮……现在全都在你叔父帐下效力。可有些事情,终究少不得自己人的帮衬。你叔父收留我这么多年,我也需报答恩情不是?而且晋阳府的那些事情我也熟悉,正好可以帮到他的忙。

现在,李氏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进一步化家为国,退一步家破躯亡,由不得我们再去选择。所以,言庆你在荥阳好好做事,待到天下大定之后,爹答应你,什么都不做,天天让你陪着说话,你到时候莫要烦我才是。”

李言庆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劝说李孝基才好,脑子里很乱。

许久,他轻声问道:“那什么时候动身?”

“我想好了,时局紧迫,我早一日回去,就能为你叔父早一日分解忧愁。

所以,天一亮我就走……你莫要劝我。爹向你保证,这是爹最后一次,与你分别,好不好?”

李言庆面颊抽搐两下,而后垂下了头。

“爹,我给你烹茶。”

“好好好……且再饮我儿妙手烹茶,权当送行吧。”

父子二人落座屋外门廊,李孝基好像当年在窦家学舍时一样,靠着廊柱,欣赏廊外景色,和言庆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而言庆呢,则静静碾碎茶叶,烹开沸水,烹茶以侍奉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