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四十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四)(第2/3页)

也许李言庆自己都没想过,他当年一时兴起的涂鸦,竟让许多人收益。

当时偃师的县令,是张琮,同时也是咏鹅楼的幕后老板。据说他转让这咏鹅楼,足足赚取了六万贯的利润。还别还价,六万贯是友情价,否则没十万贯,休想得到。不过接手的人,在短短两年里就把这六万贯翻了一番。当时天下尚未动荡,往来于河洛的商户多不胜数。

名士来偃师,必来咏鹅楼欣赏鹅碑。

商人大豪途经此地,也要在咏鹅楼中随风附雅。

你不在咏鹅楼吃一顿饭,那就不算来过偃师。吃罢饭,当然要求一下墨宝。这碑帖的拓印费用,五十贯。别嫌贵,风雅是用钱买不来的……如果不愿意,大可不要,求的人多了去。

不过王世充既然开口,这五十贯自然无需花费。

喝着酒,隔着窗户看着池塘里白白胖胖的白鹅,欣赏着鹅碑……王世充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高雅许多。

不行,这个李言庆,我一定要收服他!

“叔父,黑石关有军情送抵。”

门外,王仁则声音急促,有些惶急的说道。

王世充正沉浸在高雅的氛围之中,被王仁则这么一打搅,顿觉心中不快。

“不是说过了吗?今天我不问公务,有什么事情,等我回去再说。”

“叔父,紧急军情……”

若是在从前,王世充说完这句话,王仁则肯定就走了。可是这一次,王仁则似乎真的急了。

‘紧急’两字特意加重,王世充立刻意识到,有大事发生。

“唉,本想偷闲半日,竟亦不可得。”

他苦笑着起身,与郑乾象一拱手,“郑县令,王某军务在身,只好先告辞,还请郑县令莫怪。”

郑乾象连连摆手:“王郎君心系国事,乃百官楷模,下官怎能怪罪。郎君只管去忙,这鹅碑拓本,下官随后派人送至营中。”

“如此,有劳郑县令。”

一派和谐景象,王世充和郑乾象,依依惜别。

走出咏鹅楼,王世充脸上的笑容立刻消失,“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如此惊慌失措?”

“李逆,撤兵了!”

“啊?”

王世充一下子没能反应过来,诧异的看着王仁则,“你说什么?”

“叔父,李密老贼在今天凌晨,撤离黑石关,返回九山寨。”

“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探马已回信,李密前锋军人马,已经抵达九山寨。看那架势,似乎连九山也不欲久留,似是准备退回阳城。”

“怎么可能!”

王世充瞪大了眼睛。

你李密怎能这个样子?你不打黑石关,却让我如何夺取黑石关?你不和李言庆火拼,我怎么黄雀在后?

王世充好不容易盼来了一个机会,可不想就这么放过。

他立刻上马,“咱们回大营再说。”

说罢,他打马扬鞭,从偃师县城的城门冲过。王仁则等人也不敢犹豫,连忙紧随其后,返回军营。

回到军营之后,王世充立刻升帐。

他召集麾下众将。其实也主要是以王氏族人为主。王世充长兄王世衡、次兄王世伟,长子王玄应,族人王整、王楷、王素。再加上王仁则的兄弟王道诚,王道询,王道棱三人,以及他麾下大将杨公卿,全都聚集在中军大帐。不过大家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竟使得王世充如此匆忙的把人召集过来。

王世充坐下之后,把王仁则打听来的情况讲述一遍。

“李密撤兵了……如果李密一撤兵,荥阳之危势必缓解。到时候杨庆若禀报了东都,我等就再无半点机会。

大家都说说看,如此情况下,我们当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