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四十六章 烽火连三月(十二)(第2/3页)

但不管和李言庆有没有关系,对王世充而言,机会,来了!

不过王世充也知道,单凭段达一个人的支持,他很难成功。三大辅臣的意见很重要,可是卢楚又不愿意帮助他。思来想去,元文都倒是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在王世充刻意的迎奉下,再加上重金贿赂,才有了元文都在朝堂上明里阴阳两持,暗地里还是偏向王世充的举动。

再加上王世充请刘良娣为王太后,使得杨侗对他好感倍增。

卢楚呢,也说不出个理由。

其实在卢楚而言,李言庆也好,王世充也罢,和他关系都不大。他所要做的,就是看好东都,辅佐好杨侗。如果王世充出镇偃师,和李言庆相互牵制的话,说不定会令东都更加安全。

“叔父,咱们不去黑石关吗?”

在王世充的大帐里,一个牛山濯濯的青年男子,疑惑的向王世充问道。

王世充虽则抵达偃师,但并未入城驻扎。相反,他还严令麾下人马,不得擅自入城扰民,极大的提升了偃师人对他的好感。偃师县令郑乾象,是荥阳郑氏族人。得知王世充不进城,他立刻派人送去足够的辎重粮草。正所谓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你不入城,我就配合你。

丘八们的习性,郑乾象再了解不过。

能少一事则少一事,大家两下相安无事,才是最妥当的办法。

王世充的帐下,共分两个阵营。

一个是王氏族人,其中又以王世充的三个兄弟为核心,形成了王世充最初的班底;还有一个阵营,则是王世充征讨格谦卢明月时,所招揽的各路豪杰。这里面,则是以河北悍匪,曾经劫掠过隋炀帝飞黄上厩御马而闻名天下的杨公卿为首的草莽出身,双方之间,泾渭分明。

此次出镇偃师,王世充决意以王氏族人为主。

青年名叫王仁则,是王世充三兄王世恽的独生子。从小就跟随王世充,曾拜西域奇人为师,练就一身好武艺。胯下马,善使一杆一百八十斤的青铜长锤,有万夫不挡之勇,也是王世充帐下的第一好汉。

王世充笑道:“去黑石关作甚?”

“李密不是马上就要兵临黑石关,我们前去救援?”

“错!”

王世充笑道:“陛下的诏令上明明写着,让我们探听情况,伺机而动。

如今黑石关情况尚不明朗,我们怎能冒然出击?还是先派出探马,打听清楚情况再做主张。”

王仁则不是傻子,王世充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怎能不明白叔父的心意?

“如此,侄儿还要恭喜叔父才是。”

“哦,喜从何来?”

“此次叔父入主荥阳,这河南讨捕大使之职,非叔父莫属,侄儿又如何不能恭喜叔父得偿所愿?”

“不不不,圣上一日没有下诏,此事就一日当不得准。

再者说,如今荥阳危在旦夕,我也没有那精神考虑这许多琐事。国事为重,一切以国事为重。”

不管王世充说的多么冠冕堂皇,可他的心思,王仁则已经明白。

“叔父这一招,可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王世充哈哈大笑,而后压低声音,“错,应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让他们斗吧,斗得越惨烈越好。不如此,我焉能光明正大进入荥阳郡?我要李言庆这一次,把他手中的实力,全都消耗掉。到时候我倒要看他,还能否硬气起来。他如果聪明的话,自然该知道如何选择。”

王仁则闻听,眉头一蹙。

从王世充话语中,王仁则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叔父似乎挺看重那个李言庆!

自到了洛阳以后,王仁则就经常听到人们提起这个名字。他没有见过李言庆,但也听说了,当初王世充入洛阳时,和李言庆之间的那场冲突。后来时常会有人在他面前夸赞李言庆,包括王世充在内,哪怕李言庆和他之间有矛盾,但提起这个人的时候,同样是赞不绝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