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三十章 坦白(第2/6页)

“今上南下江都,虽名义上遥控两都,可实际上……他虽留下越王留守东都,可越王才多大年纪,焉能镇得住洛阳城里那帮子家伙?我听说,元太府他们对荥阳这边的状况颇为不满,几次向越王建议,想要派人接手荥阳。只是越王没有同意,否则的话,会变得更复杂。”

言语中,透着隐隐担忧。

李言庆看得出来,徐世绩似乎对隋室的未来,也不太看好。

“鹿蹄山那边如何?”

长孙无忌和徐世绩当年也算有同窗之谊。两人同在洛阳县学就读,交往也颇为密切。

他本是随口一问,不成想却引得徐世绩发出一阵感慨。

“说起来,我那边还好,一切正常。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却发生了一些古怪。近来不断有小股蚁贼自襄城郡流窜过来,数量颇多。我屡次出击,却发现蚁贼非但没有减少,却日益增加。

我曾活捉过几个匪首,得知这些蚁贼,大都是卢明月所部。

我担心,今年旱情严重,各地接受波及。蚁贼如此大规模的流窜,会不会是卢明月企图袭掠东都?”

薛收脱口问道:“卢明月,不是在南阳郡吗?”

“正是!”

“那现在是谁在征讨卢明月?”

徐世绩回答说:“我记得似乎是江都通守王世充在负责征讨卢明月吧。”

“王世充?”

薛收和长孙无忌,显然对王世充并不了解。

反倒是李言庆眉头紧蹙,“你可知王世充在南阳战绩如何?”

“好像不差吧!”徐世绩说:“我记得此前从南阳传来战报,还说王世充连战连胜,卢明月已无力抵抗来着。想必是卢明月抵不住王世充的征讨,所以想要逃离南阳郡,另寻根基?”

“不对!”

薛收突然道:“若真如此,卢明月理应向南逃窜才是,为何反而逼近东都?

南阳郡西南,素来兵力空虚。十二卫府在襄阳、竟陵一带,并无太多军府驻扎。且荆南钱粮颇丰,若我是卢明月,定然会攻取襄阳竟陵,凭借荆襄之地势,休养生息,以求发展壮大。

而且王世充既然能连连取胜,想必也是知兵的人。

他难道就不知道,把卢明月逼向东都,会造成多大的影响?若我是王世充,则会布防于育阳郡一线,宁可迫使卢明月南下,也不会放其北上。一支两支流寇漏过,倒也能说得过去。可根据老徐所言,分明是大批蚁贼北上,这显然不太正常。老徐,你要多加留意王世充。”

言庆的目光中,带有激赏之色。

对于王世充这个人,他说不上了解,但也不陌生。

先前之所以觉察到不正常,是基于前世记忆对他的提醒。历史上,王世充可是入主东都,击败了李密,杀死了杨侗,自立为郑王,最后被李世民所败。不管史书演义里把此人说的多么不堪,但能走到自立为王的一步,王世充绝非是一个窝囊废。讨厌归讨厌,重视还要重视。

可是薛收只从徐世绩短短几句话中,就敏锐的觉察到了王世充这个人的存在……

言庆此时对薛收的敬佩,果真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言庆,还有一件事,你要帮我。”

“你说!”

“为我推荐一个幕僚吧。”

李言庆不禁诧异,“你那泰山老大人,难道没有为你配备幕僚?”

徐世绩一怔,“泰山?什么意思?”

言庆突然醒悟过来,此时好像还没有‘泰山’这个说法。人们所说的泰山,大都指东岳泰山,至于是何时带有岳父的意思,李言庆却记不清了。依稀的,好像也是从唐朝有的这个说法。

“泰山,就是说你岳父大人。”